"簸船綪缆北风嗔":北风呼啸,船在风中颠簸,缆绳也被吹得乱晃,
"霜落千林憔悴人":霜降之后,千林万木都显得憔悴。
"欲问江南近消息":我想询问江南的近况,
"喜君贻我一枝春":很高兴你送给我一枝报春的梅花。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1. 写作手法
对比:诗中通过“簸船綪缆北风嗔,霜落千林憔悴人”描绘了北风凛冽、万物凋零的冬日景象,与“喜君贻我一枝春”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对友人送来的早梅水仙花的欣喜。象征:“欲问江南近消息,喜君贻我一枝春。”中“一枝春”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机的萌动,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感激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虚实结合:“簸船綪缆北风嗔,霜落千林憔悴人。欲问江南近消息,喜君贻我一枝春。”前两句写实,描绘了北风中的寒冷景象;后两句则转向虚写,通过对友人送花的描写,表达了对江南消息的期待和对春天的喜悦。
2. 分段赏析
前两句:“簸船綪缆北风嗔,霜落千林憔悴人。”诗人以“簸船綪缆北风嗔”描绘了北风呼啸、船只颠簸的场景,“嗔”字赋予北风以人的情感,生动地表现出冬日的寒冷与萧瑟。紧接着,“霜落千林憔悴人”通过霜降后的千林憔悴,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凄凉与孤独。后两句:“欲问江南近消息,喜君贻我一枝春。”诗人以“欲问江南近消息”表达了对远方江南的思念,而“喜君贻我一枝春”则以“一枝春”(指早梅或水仙花)象征春天的到来,表达了对友人送花的欣喜之情。这一联通过对比冬日的萧瑟与春天的生机,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上一篇:宋·王炎《江城子·癸酉春社》
下一篇:宋·施枢《高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