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nán
xiāng
·
·
suì
dān
shí

朝代:宋作者:吴潜浏览量:4
suì
dān
shí
biàn
西
jiǔ
zhī
zhǒng
yáo
huáng
piān
yùn
xiāng
shū
zhuāng
dàn
dàn
méi
huí
shǒu
绿
yáng
jiù
huáng
yàn
fēi
rén
zài
tiān
chūn
zài
yǎn
shān
shàng
yǒu

译文

去年牡丹盛开的时候。我曾多次在西湖边举杯饮酒。有一种姚黄牡丹格外娴雅有韵味,模样正好。就像女子略施薄妆、眉黛轻描般清丽。回头望向那绿杨环绕的堤岸。黄莺和紫燕依旧像从前一样飞翔。人在天涯漂泊,春光却映入眼帘,内心凄凉迷茫。不像巫山神女约会那样还有约定的日期。

逐句剖析

"去岁牡丹时":去年牡丹盛开的时候。

"几遍西湖把酒卮":我曾多次在西湖边举杯饮酒。

"一种姚黄偏韵雅":有一种姚黄牡丹格外娴雅有韵味,

"相宜":模样正好。

"薄薄梳妆淡淡眉":就像女子略施薄妆、眉黛轻描般清丽。

"回首绿杨堤":回头望向那绿杨环绕的堤岸。

"依旧黄鹂紫燕飞":黄莺和紫燕依旧像从前一样飞翔。

"人在天涯春在眼":人在天涯漂泊,春光却映入眼帘,

"凄迷":内心凄凉迷茫。

"不比巫山尚有期":不像巫山神女约会那样还有约定的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南乡子·去岁牡丹时》是宋代诗人吴潜创作的一首词。通过今昔对比抒发漂泊孤寂与思念之愁。上片回忆去年牡丹盛开时,在西湖边饮酒赏姚黄牡丹,以“薄薄梳妆淡淡眉”借花喻人,尽显清雅美好。下片“回首绿杨堤”回到现实,“依旧黄鹂紫燕飞”写景物如旧,反衬人在天涯的凄凉。“凄迷”直抒胸臆,“不比巫山尚有期”用对比直言重逢无期的哀伤。全词语言浅白,借景抒情与直抒胸臆结合,将对往昔的怀念、漂泊的孤独和对未来的无奈融入春景,情感真挚,细腻动人。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词人

吴潜(1195~1262),南宋词人。字毅夫,一作毅甫,号履斋居士。祖籍宣城(今属安徽)。嘉定进士,官至左丞相。主张加强战守之备以抗御元兵,对南宋朝廷的苟且偷安深表忧虑,后贬死于循州。其词激昂凄劲,颇有感怀时事之作,主要是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也常吐露个人理想受挫的悲愤。词风亦与其为人接近,在南宋为一大家。诗作颇平衍,兼多拙句,通体浑成之作,不多见。吴潜的诗大多已佚,所存者多写由于官场斗争激烈而导致的对仕途的厌倦。著有《履斋先生诗余》《论语士说》《许国公奏稿》《鸦涂集》等。原集已佚,明末梅鼎祚搜集其遗文编为《履斋遗稿》4卷。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片回忆往昔春日雅事:“去岁牡丹时。几遍西湖把酒卮”点明时间地点,去年牡丹绽放之际,数次在西湖边举杯畅饮,画面充满闲适意趣。“一种姚黄偏韵雅,相宜。薄薄梳妆淡淡眉”聚焦姚黄牡丹,以“薄薄梳妆淡淡眉”的拟人化描写,将花的雅致比作女子淡妆,既写出牡丹的清丽风韵,也暗含对往昔美好人事的眷恋,景中藏情,含蓄温婉。下片转至现实的漂泊感慨:“回首绿杨堤。依旧黄鹂紫燕飞”写回望绿杨环绕的湖堤,黄莺紫燕仍自在翻飞,景物如旧却物是人非,以乐景衬哀情。“人在天涯春在眼,凄迷。不比巫山尚有期”直抒胸臆,“凄迷”二字道尽天涯漂泊的孤寂,以“巫山”典故对比,直言与所思之人重逢无期的哀伤,语言直白而情感浓烈,将春景的明媚与内心的苍凉交织,尽显思念无果的无奈与怅惘。全词通过今昔对比与情景交融,逐层递进地抒发了对往昔的怀念与现实的愁绪。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宋庠《小园四首(其一)》

下一篇:宋·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