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uō
xíng
·
·
hán
cǎo
yān
guāng
kuò

朝代:宋作者:寇准浏览量:3
sài
cǎo
yān
guāng
kuò
wèi
shuǐ
shēng
chūn
zhāo
qīng
chén
xiē
zhēng
ān
zhǐ
qīng
qīng
yáng
liǔ
yòu
shì
qīng
pān
zhé
dòng
àn
rán
zhī
yǒu
hòu
huì
shèn
shí
jié
gèng
jìn
bēi
jiǔ
què
tàn
rén
shēng
zuì
nán
huān
bié
qiě
chén
zuì
tīng
yáng
guān
chè
niàn
rén
iān
gòng
míng
yuè

译文

边塞的野草无边无际,晨雾如烟霭般弥漫。渭水浩渺,水波声似含呜咽之声。春日清晨雨过天晴,道路上的飞尘已然消散。出征的马匹已经备好,即将启程。指着岸边青翠的杨柳,又一次轻轻折下柳枝。不禁黯然神伤,不知下次相见会是何时。暂且再饮尽一杯酒,然后放声高歌一曲。感叹人生在世,总是欢聚难得而离别容易。请不要推辞这杯酒,且听一听完整的《阳关曲》。想到远方的故人,从此相隔千里,只能共享这轮明月寄托思念。

逐句剖析

"塞草烟光阔":边塞的野草无边无际,晨雾如烟霭般弥漫。

# 光阔:指辽远迷蒙的景色。,塞草:指边草。塞:一作寒。

"渭水波声咽":渭水浩渺,水波声似含呜咽之声。

# 咽:呜咽。,渭水:在陕西省中部,自西向东横贯渭河平原,注入黄河,为黄河最大支流。

"春朝雨霁轻尘歇":春日清晨雨过天晴,道路上的飞尘已然消散。

# 轻尘歇:轻微的尘土因被雨润而不再荡起,一作“轻尘敛”。,雨霁:雨过天晴。,朝:一作潮。

"征鞍发":出征的马匹已经备好,即将启程。

"指青青杨柳":指着岸边青翠的杨柳,

"又是轻攀折":又一次轻轻折下柳枝。

# 轻攀折:古代有折柳送别的风习。因“柳”与“留”声音相谐,故送别时折柳,以示挽留之意。这里说“轻攀折”,是轻易离别的意思。

"动黯然":不禁黯然神伤,

# 黯然:这里指别离之情。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知有后会甚时节":不知下次相见会是何时。

# 甚:什么。,有:一作“又”。

"更尽一杯酒":暂且再饮尽一杯酒,

# 尽:一作进。

"歌一阕":然后放声高歌一曲。

# 阕:本指一段音乐,这里指歌曲。

"叹人生":感叹人生在世,

"最难欢聚易离别":总是欢聚难得而离别容易。

# 欢聚:一作“欢居”。

"且莫辞沉醉":请不要推辞这杯酒,

# 辞:辞别。

"听取阳关彻":且听一听完整的《阳关曲》。

# 彻:一首歌曲终了。,阳关:即王维《阳关曲》,代指别歌。

"念故人":想到远方的故人,

"千里自此共明月":从此相隔千里,只能共享这轮明月寄托思念。

# 千里自此共明月:本自谢庄《月赋》“美人迈兮营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自:一作“至”。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阳关引·塞草烟光阔》是北宋词人寇准创作的离别题材词作。此词结构精妙,上片以景起兴,“塞草烟光”的苍茫与“渭水波声”的呜咽相交织,描绘出远行者启程时的苍凉景致,羁旅之思已在景语中悄然孕生。下片转入抒情,“歌唱”的细节暗含离筵之景,而“别易聚难”的喟叹则直指人生聚散无常的无奈。全词虽未直言情谊深浅,却通过时空转换与细节铺陈,如镜头推移般由浩渺之景聚焦至离筵场景,最终定格在举杯相别的瞬间。全篇未言“深情”二字,而萧瑟秋景与哽咽离歌中,那浓郁的不舍与满腔的离情已如在目前,令人读之感同身受。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政治家、诗人

寇准(961~1023),北宋政治家、诗人。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封莱国公,谥忠愍,世称寇莱公、寇忠愍。19岁中进士,景德元年拜相,辽军南侵,他力排众议请帝亲征,促成澶渊之盟。寇准是宋初“晚唐体”诗人之一,与白居易、张仁愿并称“渭南三贤”。其诗宗尚晚唐,含思凄婉,富有感情;词则明白晓畅,清丽婉转,词风与韦庄、李煜较为接近。作品有《春恨》《踏莎行·春暮》等。著有《寇莱公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据《宋史·寇凖传》记载,词人任凤翔知县期间,于某次与故人饯别时写下此词,借以抒发人生聚散无常、故人离别难再相见的复杂情感。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宋词,也是一首送别词。描绘了塞草广袤、渭水呜咽、雨后轻尘歇的景象,展现征鞍将发、杨柳攀折的离别场景,借劝酒、高歌、对明月的想象,表达了与故人分别时的黯然神伤,以及对人生聚少离多的慨叹和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2. 分段赏析

上片借景抒情,巧妙化用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前两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的意境。由于诗歌与词在表达形式上存在差异,二者虽主题相似,却各有特色。词中“塞草烟光阔,渭水波声咽。春朝雨霁轻尘歇,征鞍发”,在王维诗“渭城朝雨浥轻尘”的基础上,增添了塞草、烟光与渭水的呜咽声,细腻描绘出远行者启程时的场景,画面开阔且饱含深情。景中“波声咽”更是寄寓了行者与送行者的离情别绪。而王维诗中“客舍青青柳色新”,在词里转化为“指青青杨柳,又是轻攀折。动黯然,知又后会甚时节?”王维诗含蓄内敛,此词则直白道出黯然神伤的离情,营造出浓厚的惜别氛围,令人伤感不已。下片进一步深化惜别之情。王维诗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在词中演变为“更尽一杯酒,歌一阕。叹人生,最难欢聚易离别。且莫辞沉醉,听取阳关彻。念故人,千里自此共明月”。词人融入歌声,抒发欢聚难得、离别易至的感慨。“叹人生,最难欢聚易离别”成为全词核心,“听取阳关彻”委婉表达出“无故人”的孤寂。最后以“念故人,千里自此共明月”收尾,余韵悠长,将绵绵情意寄于明月,令人回味无穷。

3. 作品点评

整阙词恰似电影镜头的巧妙切换,从广袤远景缓缓拉近,从自然风光过渡至人物身影,声音与画面交织相融,使静态的文字焕发出鲜活的动态魅力。词人虽未直接描述两人情谊深厚,却借离别之际的种种细节,将难舍难分之情展现得入木三分。表面上举杯豪饮、洒脱从容,实则内心满是离别的伤感,万千情愫都倾注在这小小的酒杯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李吕《贞妇》

下一篇:宋·陈与义《除夜二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