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章江面朔风惊":在豫章的江面上,凛冽的北风呼啸而来,令人心惊,
# 面:一作“南”。
"浩荡帆船破浪行":浩渺的江涛中,张满的船帆正劈波斩浪向前航行。
"目送家山无几许":我极目远眺家乡的方向,却只能望见寥寥几座山影,
"千年空想蟪蛄声":千年以来,也只能徒劳地在想象中聆听那寒秋蝉的哀鸣。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封于舒、荆,又谥文,故世称临川先生、王荆公、王文公。神宗时,王安石两度为相,推行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由于保守派强烈反对,推行迭遭阻碍。王安石的散文雄健峭拔,名列“唐宋八大家”。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诗歌代表作品有《泊船瓜洲》《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元日》等。散文代表作品有《伤仲永》《祭欧阳文忠公文》。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行旅思乡诗。诗歌描绘了诗人乘船南行途中的景象与心境,通过朔风惊浪、家山渐远的画面,抒发了深切的思乡之情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悟。
2. 写作手法
用典:目送家山无几许,千年空想蟪蛄声”“蟪蛄”化用《庄子·逍遥游》“蟪蛄不知春秋”的典故,原指朝菌般生命短暂的生物。此处以“千年空想蟪蛄声”暗喻时光永恒而个体生命渺小,借古喻今,含蓄传递出对人生易老、岁月难追的深沉感慨。
3. 分段赏析
“豫章江南朔风惊”点明了地点和气候特征。一个“惊”字,既生动地描绘了北方寒风骤然袭来、凛冽呼啸的强劲态势,也暗含了诗人身处旅途对此恶劣天气的猝然之感或内心触动。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北风以生命力和突袭感,开篇即营造出一种萧瑟、动荡、充满寒意的旅途氛围,为全诗奠定了苍茫的基调。“浩荡帆船破浪行”描绘了江面景象:宽阔浩渺的水面上,船只正扬帆奋力前行。“浩荡”极言江水的广阔无垠,“破浪”则形象地刻画出船只在风浪中勇往直前、劈开波浪的动态景象。此句运用了白描手法和富有动感的词语“破”,与前句的“朔风惊”形成呼应,展现了旅途中不畏艰险、迎风破浪的行进场景,体现出一种坚韧的力量感。“目送家山无几许”转向诗人的主观视角。诗人凝眸回望,故乡的山峦在视线中已所剩无几。一个“送”字,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渐行渐远的依依不舍与无奈;“无几许”则精确地传达出故乡在视野中迅速消逝的距离感与心理上的失落感,自然流露出深沉的羁旅乡愁。“千年空想蟪蛄声”此句是诗人情感的升华。“蟪蛄”指寒蝉,其生命短暂,鸣声常被用来象征时光易逝或见识短浅。“千年”与“蟪蛄”形成强烈的时间对比。“空想”二字,道尽了诗人徒然追忆往昔或感慨时光的虚无与徒劳感。此句运用了鲜明的对比手法和典故化用,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在旅途孤寂中对人生短暂、功业未成或故园难归的复杂慨叹,在羁旅之愁中融入了对生命与时间的思考,使诗意更加深沉隽永。
上一篇:宋·邵定《山中》
下一篇:宋·杨万里《过杨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