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搅寒芜出":绿色搅动着寒冷的草丛生长出来,
# 寒芜:经冬的草地。芜,野草。,搅:扰动,翻动。形容青草初生时蓬蓬勃勃的景象。
"红争暖树归":红色的花朵争相在温暖的树枝上绽放。
"鱼吹塘水动":鱼儿在池塘里吐泡,使得塘水泛起涟漪,
"雁拂塞垣飞":大雁轻轻掠过边塞的城墙飞翔。
# 塞垣:边墙。垣,墙。
"宿雨惊沙尽":昨夜的雨水将沙尘冲刷干净,
# 尽:张本作静。,惊沙:飞扬的尘沙。
"晴云昼漏稀":晴朗的日子里,云彩飘荡,白天的时光似乎流逝得缓慢。
# 漏:古代滴水计时的工具。
"却愁春梦短":却担忧美好的春梦太过短暂,
# 春梦:好梦,美梦。
"灯火著征衣":在灯火的映照下穿上远行的衣裳。
# 征衣:旅途中穿的衣服。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封于舒、荆,又谥文,故世称临川先生、王荆公、王文公。神宗时,王安石两度为相,推行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由于保守派强烈反对,推行迭遭阻碍。王安石的散文雄健峭拔,名列“唐宋八大家”。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诗歌代表作品有《泊船瓜洲》《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元日》等。散文代表作品有《伤仲永》《祭欧阳文忠公文》。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羁旅的五言律诗,借初春时节草木萌发、暖树开花,鱼动塘水、雁拂塞垣,宿雨过后沙尘散尽、晴日里漏刻声稀疏,以及灯火下整理征衣等景象,写出了旅途中的所见所感,既展现了初春的生机与清新,又暗藏着因春梦短暂而引发的对旅途奔波的愁绪。
2. 分段赏析
首联“绿搅寒芜出,红争暖树归”,以生动的笔触描绘出色彩初现的景象。绿色从寒草丛中蔓延开来,红色在温暖的树枝间绽放。这两句通过“搅”“争”两个字,让色彩的出现有了动态感,既写出了绿意的渐生,也展现了红花的盛放,画面鲜活而富有生机。颔联“鱼吹塘水动,雁拂塞垣飞”,聚焦于水中与空中的生灵,增添了场景的灵动。鱼儿在塘中吐泡,让水面泛起涟漪;大雁轻轻掠过边塞的墙垣,展翅飞翔。这两句捕捉到细微的动态,水的波动与雁的飞行相互呼应,让整个画面有了流动的气息,显得生动而自然。颈联“宿雨惊沙尽,晴云昼漏稀”,转向雨后初晴的景象。昨夜的雨水将沙尘冲刷干净,晴朗的天空中云朵飘荡,白日里的漏刻声也显得稀疏。这两句写出了雨后空气的洁净和白日的宁静,没有多余的修饰,却能让人感受到那种清新而平和的氛围。尾联“却愁春梦短,灯火著征衣”,由景转入人的心境与行动。反而担忧美好的梦境太过短暂,在灯火下穿上远行的衣裳。这两句将内心的愁绪与具体的动作结合,既有对美好事物的不舍,又有对远行的准备。
上一篇:宋·方回《蟏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