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ǎo
shí
guāng
·
·
bǎo
piān
gōng
yàng

朝代:唐作者:李隆基浏览量:2
bǎo
piān
gōng
yàng
lián
liǎn
nèn
hóng
xiāng
méi
dài
zhāng
chǎng
huà
tiān
jiào
bìn
cháng
qīng
guó
mào
jià
yǒu
qíng
láng
dāng
nián
shào
hǎo
shí
guāng

译文

你装饰珠宝的高高的发髻,最适合宫中流行的式样,你的脸庞像莲花一样鲜嫩,肌肤白里透红散发馨香。你青黑的眉毛不需人工描画,天生双眉入鬓又细又长。不要倚仗自己有倾国之貌,应该嫁给一个,有情有意的如意郎。我和你正当青春年少,千万不要辜负了美好的时光。

逐句剖析

"宝髻偏宜宫样":你装饰珠宝的高高的发髻,最适合宫中流行的式样,

# 宫样:宫中流行的式样。,偏宜:甚合。,宝髻:插戴珠宝的发髻。

"莲脸嫩":你的脸庞像莲花一样鲜嫩,

# 莲脸嫩:像莲花那样鲜艳娇嫩的脸。

"体红香":肌肤白里透红散发馨香。

# 香:馥郁芳香。,红:红润。,体:即躯体,这里指女子的肌肤。

"眉黛不须张敞画":你青黑的眉毛不需人工描画,

# 张敞:汉宣帝时,为京兆尹。曾为妻子画眉。后来成为夫妻恩爱的典故,传为佳话。,黛:青黑色的颜料,古代女子用以画眉。眉黛即眉毛。

"天教入鬓长":天生双眉入鬓又细又长。

"莫倚倾国貌":不要倚仗自己有倾国之貌,

# 倾国貌:极言妇女之美貌。,倚:倚仗。

"嫁取个":应该嫁给一个,

"有情郎":有情有意的如意郎。

# 有情郎:有情有意的男儿。

"彼此当年少":我和你正当青春年少,

"莫负好时光":千万不要辜负了美好的时光。

# 莫负:不要辜负。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好时光·宝髻偏宜宫样》为唐玄宗李隆基所作的一首婉约词。上阕以细腻笔触勾勒女子形象:她梳着时尚发髻,脸庞如莲花般娇美鲜嫩,周身香气萦绕,天然生就的眉毛细长秀丽,生动展现女子动人姿容。下阕则转而抒发对这位妙龄女子的期许,劝诫她切勿辜负青春,应寻觅一位有情郎君相伴。全词通过对人物外貌的细致刻画,以含蓄委婉的抒情方式,将美好祝愿融入字里行间,尽显婉约词风韵味。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朝第七位皇帝

李隆基(685~762),即唐玄宗。唐朝皇帝。庙号玄宗,谥明,故亦称唐明皇,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前期励精图治,开创“开元盛世”,使国力强盛。后期贪图享乐致安史之乱爆发,唐朝衰落。李隆基多才多艺,知音乐,善书法,工诗歌,能作文,在唐代帝王中堪与唐太宗颉颃。主要作品有《喜雨赋》《答贾曾令》《受禅制》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好时光·宝髻偏宜宫样》为唐玄宗李隆基所作。据《词林纪事》记载,关于此词的创作有一则离奇有趣的故事:唐玄宗曾临轩击鼓,创作一曲《春光好》,当乐曲奏响时,桃李竟同时绽放,正应和词中“莫负好时光”之语,明皇见状笑言:“此事不称我为天公可以吗?”史实中唐玄宗酷好音乐,六岁便能歌舞,少年时即在府中自蓄散乐自娱。因其对音乐的痴迷,故对宫中精于音律的女子格外宠爱,此词极可能是赠予其欣赏或爱慕的女子之作。从词的前半部分看,唐玄宗对女子的容貌与气质尽显欣赏,暗含爱慕之情,显然非普通交谊;但词的后半部分却以朋友口吻表达关切,未见爱恋之意,二者关系颇耐人寻味。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仿效民歌的爱情词。词中描绘女子美貌,劝其莫倚仗容颜,应选择有情郎君,同时也因帝王审美带有珠光宝气的雕琢,脱离民间女子天然之美。

2. 写作手法

夸张:“天教入鬓长”一句运用夸张手法,极力形容女子眉毛之长,几乎延伸至鬓角。现实中自然生长的眉毛难以达到如此长度,作者通过这种夸大的描写,突出女子天生丽质,容貌出众,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也展现出其超乎寻常的美丽。用典:“眉黛不须张敞画”巧用张敞画眉的典故。原典中,汉代张敞为妻子画眉,传为佳话,体现夫妻间的恩爱之情。而在此词中,作者反用此典,以“不须画”强调女子眉毛天然优美,无需像典故中那样由丈夫修饰,侧面烘托出女子天生丽质,美貌非凡,重点在于突出女子的美貌而非情感。侧面描写:侧面描写:“偏宜宫样”未直接写女子容貌,而是通过“宫样发髻”贴合其气质,侧写其时尚前卫与气质不凡,暗扣唐代以宫女妆饰为潮流的社会背景。多感官描写:“莲脸嫩,体红香”综合视觉与嗅觉描写。“莲脸嫩”从视觉展现女子脸颊如莲花般粉嫩,“体红香”既以“红”绘肌肤色泽,又以“香”传嗅觉感受,多维度塑造出青春迷人、楚楚动人的女性形象。正衬:上阕以“宝髻偏宜宫样”写精致发髻,“眉黛不须张敞画”写天然美眉,“体红香”写体香,从发髻、眉形、体香等方面层层铺垫,逐步渲染,正面衬托出女子的美艳动人,强化其出众魅力。比喻:“莲脸嫩”将女子脸颊比作莲花,莲花具有洁净、柔美、娇嫩的特质,以此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女子面容的鲜嫩娇美,让读者更易感知其容貌之美,且符合民歌质朴率真的风格。

3. 分段赏析

上片:“宝髻偏宜宫样,莲脸嫩,体红香”三句着重描绘女子外在之美。“宝髻”二字点明发髻的精致华贵,“偏宜宫样”则以侧面描写的方式,暗喻女子气质超群。在唐代,宫女的妆饰常为时尚典范,宫样发髻代表着潮流与前卫,而此女驾驭得浑然天成,尽显优雅不凡。“莲脸嫩”从视觉角度,将女子脸庞比作鲜嫩的莲花,生动展现其娇嫩柔美的面容;“体红香”则从嗅觉出发,描绘她周身散发着迷人香气,勾勒出一个青春靓丽、魅力四射的女性形象。“眉黛不须张敞画,天教入鬓长”两句进一步刻画女子的天生丽质。这里化用张敞为妻画眉的典故,但并非表现夫妻间的恩爱,而是意在突出女子眉形优美,天然秀丽,无需像张敞为妻画眉那样借助外力修饰。“天教入鬓长”更是强调她眉毛修长,自然延伸入鬓,这种得天独厚的美貌,使她的容颜更添几分风情,将女子的美貌描写推向极致。且从上片整体来看,专注于头部和脸部装扮的刻画,行文紧凑,避免因描写身体其他部位而导致文笔松散。下片:“莫倚倾国貌,嫁取个,有情郎”三句笔锋一转,由对女子外貌的描写转入恳切的劝诫。词人推测此女子因拥有过人美貌,眼光颇高,寻常男子难以入其法眼。故而郑重劝告她,美貌并非永恒的资本,不应过分倚仗,青春时光转瞬即逝,应当珍惜当下,选择一位有情有义的郎君托付终身。这几句以质朴直白的语言,传递出对女子未来幸福的深切关怀,蕴含着对真挚情感的推崇。“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两句延续前文的劝诫之意,进一步强调青春的宝贵。词人以朋友般的口吻,提醒女子和她未来的伴侣,双方都正值风华正茂的年纪,更应把握这段美好时光,收获真挚的爱情。这不仅是对女子个人的期许,也体现出对美好爱情与青春岁月的珍惜之情,使整首词在抒情上更加真挚动人,同时也升华了主题,让词作在婉约的风格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4. 作品点评

这首词在语言与词体方面颇具特色与争议。语言上,其生动流畅,兼具民歌率真之态,又不失含蓄韵味。“莲脸嫩”以莲喻脸,鲜活形象;“体红香”描写直白鲜明;对眉黛的夸张描绘,以及下片如行云流水般明快俊朗的语句,都彰显出作者成熟的艺术造诣。在评论层面,观点不一。陈廷焯认为此词“俚浅”,不过若将其与《云谣集杂曲子》相较,即便语言浅淡,也并非明显缺陷。于词体研究而言,该词意义重大。因唐代词多由律、绝融合和声而成,后人以实字填充和声,逐渐形成词体。刘毓盘《词史》援引《全唐诗注》,推测此词源自五言八句诗,“偏、莲、张、敞、个”等字或为和声,去除后仍是一首诗,此观点为词体研究提供了参考。此外,李隆基在词体形成史上的作用不容忽视。正如王易《词曲史》所述,玄宗擅长文学与音律,上行下效,声乐教化盛行,士大夫顺应风气创作新声,使得乐府词章超越前代,词体也由此发端。虽其表述略有夸张,但李隆基对词体发展的推动之功确实不可磨灭。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音婉旨远,妙绝千古。

明顾梧芳《尊前集序》

# 俚浅极矣。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白《短歌行》

下一篇:唐·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