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仙子生尘袜":凌波仙子尘土沾上罗袜,
# 凌波仙子生尘袜:借用曹植《洛神赋》中“凌波微步,罗袜生尘”的描写,把水仙比作在月下水上行走的洛神。凌波仙子: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这里将水仙花比作洛神。
"水上轻盈步微月":在水上轻盈地踏着微月。
# 微:任渊注:“盖言袜如新月之状”,这说得通。,轻盈:翁校:《精华录》作盈盈。
"是谁招此断肠魂":是谁招引来着断肠的惊魂,
# 是谁招此断肠魂:“是谁”二句:说水仙花是洛神愁魂所化。断肠魂,悲伤的灵魂。
"种作寒花寄愁绝":种成了寒花寄愁香。
# 寄:寄托。
"含香体素欲倾城":形体素洁、蕴含芳香欲倾城,
# 含香体素欲倾城:指花香色白。体素:指质地素洁,形容水仙花很素雅。欲倾:美丽得可使一城人都为之倾倒。倾城:美丽得可使一城人都为之倾倒。语出《汉书·孝武李夫人传》:“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山矾是弟梅是兄":山矾是她的弟弟梅是兄。
# 山矾是弟梅是兄:说梅花开在水仙花之前,故称兄。山矾:本名郑花,春天开小白花,极香,叶可以染黄,黄庭坚因其名太俗,改为山矾。
"坐对真成被花恼":我对着水仙花,为其美丽所恼,
# 被花恼:心境被花所撩乱。任注引山谷在荆州时写给李端叔的信中云:“数日来骤暖,瑞香、水仙、红梅皆开,明窗净室,花气撩人,似少年都下梦也。”可与“坐对真成被花恼”参看。恼:撩拨。,真成:真个是。
"出门一笑大江横":为求解脱,走出门外,不禁会心一笑,只见大江横在眼前。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咏物诗。描绘了水仙花如凌波仙子般的姿态,体现其超凡脱俗的特质,表达了诗人对水仙花深深的喜爱与赞美,以及从对花的沉溺中寻求解脱的复杂情感。
2. 写作手法
比喻:“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将水仙花比作曹植《洛神赋》中的凌波仙子,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水仙花轻盈幽美的姿态,化静为动,化物为人,使水仙的形象跃然纸上。联想:“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由水仙花联想到带有“断肠魂”的洛神,进一步把花人格化,丰富了诗歌的内涵,表现出花的楚楚可怜之态,引发读者的联想和同情。正衬:“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是弟梅是兄”,用山矾和梅来衬托水仙,突出水仙的清香洁白和高雅的芳韵,虽有随意之笔,但更显抒写自由。对比:尾联“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与前文细腻婉约的笔调形成强烈对比,前文专注于水仙花的幽细秀美,此联笔调粗犷,意境由幽深细微转为开阔爽朗,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拟人:“凌波仙子生尘袜”,将水仙花比作凌波仙子,赋予其仙女的形象,生动展现出水仙花的轻盈美妙。
3. 分段赏析
首联,“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诗人巧妙运用化用典故的表现手法,借助洛神的形象来描绘水仙。将原本静止在盆中的水仙花朵,想象成“轻盈”慢步的仙子,实现了化静为动、化物为人的奇妙转换。从语言角度看,“轻盈”一词精准地勾勒出水仙姿态的灵动优美,给人以超凡脱俗之感,仿佛能看到仙子在朦胧月色下翩翩起舞,生动地展现了水仙的绰约风姿,也为全诗奠定了优雅美妙的基调,同时未直接点明花,却处处让人联想到水仙的神韵,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颔联,“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以设问的修辞手法引发读者的思考,自然地从对水仙外在姿态的描写过渡到对其内在“灵魂”的挖掘。诗人进一步运用拟人手法,把花人格化,将其赋予“断肠魂”,仿佛水仙是一位有着哀怨情思的美人。这里的“愁绝”二字强烈地表达出作者对水仙的深情,也让水仙带上了一种楚楚可怜的情态,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同时巧妙地关联了洛神因爱情伤感的形象,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和情感深度。颈联,“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是弟梅是兄”,前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水仙比作“倾城”美人,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水仙清香洁白的高雅芳韵,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水仙的迷人魅力。后句则采用对比的表现手法,将水仙与山矾、梅花相比较,确定了水仙在三者中的地位。表面上看,此句与前文用美女形容水仙的细腻风格形成鲜明反差,显得粗犷且不调和,但实际上这正是作者独特的创作意图体现。诗人有意打破常规,以这种出人意料的方式,展现出自己写诗时随性而为、自由抒写的态度,让读者不必拘泥于比喻的精准性,而是去感受诗歌的自然与洒脱。尾联,“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从内容主题角度,“被花恼”实则是因爱花至深,独自赏花过久而产生的寂寞之感,这与杜甫“恼花”的情感根源一致,体现了诗人对水仙的深厚喜爱。在表达技巧上,“恼”字生动地传达出诗人内心复杂的情绪。而“出门一笑大江横”则实现了情感和画面的巨大转折,诗人从对水仙的细腻情感中走出,面对壮阔的大江,心境豁然开朗。此句中的“横”字极具表现力,不仅描绘出大江横亘眼前的雄伟景象,也展现出诗歌笔调的粗犷豪放,与前文对水仙的细腻描写形成强烈对比,转接奇突却又自然合理,使整首诗的意境更加丰富多元,既体现了诗人对水仙的深情,又展示了其豁达开阔的胸怀。
4. 作品点评
《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欣然会心,为之作咏》诗的前六句以细腻笔触,生动呈现水仙花出尘脱俗的仙姿、洁白素雅的花色、淡雅清香及俊逸高雅神韵,语言清新自然,对水仙的描写细腻入微,为抒情奠定基础。而后两句陡然转折,在强烈反差中凸显参差变幻之美,这种独特的构思使诗歌避免了平淡,增添了艺术魅力。全诗借咏水仙,巧妙传达出作者的精神追求,情景交融,耐人寻味,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水准。
# 金台银盏论何俗,矾弟梅兄品未公。
宋杨万里《水仙花》
# (起四句)“奇思奇句。”(“山矾”句)“奇句。”(结句)“遒老。”
清方东树《昭昧詹言》
下一篇:宋·曾巩《寄欧阳舍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