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ín
jiāng
xiān
·
·
de
jīn
luán
tóng
chàng

朝代:宋作者:欧阳修浏览量:3
de
jīn
luán
tóng
chàng
chūn
fēng
shàng
guó
fán
huá
jīn
huàn
lǎo
tiān
shí
nián
kōng
jiāng
huā
wén
shuō
láng
shān
tōng
làng
yuàn
lóu
gāo
jiàn
jūn
jiā
chéng
hán
děng
xián
xié
chóu
nán
jìn
hóng
shù
yuǎn
lián
xiá

译文

还记得当年刚刚进士登第时,春风得意,自以为前途似锦。可如今却是官职卑微身老天涯。多年在人生的岔路口徘徊,一事无成,白白辜负了当年皇上的隆恩和风光荣耀。听说你要去赴任的阆州和神仙的住处相通,今后再难相见,就算我登上高楼也望不到你的家。独处孤城寒日无端西斜。离别愁绪难以说尽,只见那经霜的红树连接着远处的红霞。

逐句剖析

"记得金銮同唱第":还记得当年刚刚进士登第时,

# 唱第:科举考试后宣唱及第进士的名次。,金銮:帝王车马的装饰物。金属铸成鸾鸟形,口中含铃,因指代帝王车驾。这里指皇帝的金銮殿。

"春风上国繁华":春风得意,自以为前途似锦。

# 上国:指京师。

"如今薄宦老天涯":可如今却是官职卑微身老天涯。

# 薄宦:卑微的官职。有时用为谦辞。

"十年岐路":多年在人生的岔路口徘徊,一事无成,

"空负曲江花":白白辜负了当年皇上的隆恩和风光荣耀。

# 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

"闻说阆山通阆苑":听说你要去赴任的阆州和神仙的住处相通,

# 阆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阆山:即阆风巅。山名,在昆仑之巅。

"楼高不见君家":今后再难相见,就算我登上高楼也望不到你的家。

# 君家:敬词。犹贵府,您家。

"孤城寒日等闲斜":独处孤城寒日无端西斜。

# 寒日:寒冬的太阳。,孤城:边远的孤立城寨或城镇。

"离愁难尽":离别愁绪难以说尽,

# 离愁:离别的愁思。

"红树远连霞":只见那经霜的红树连接着远处的红霞。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临江仙·记得金銮同唱第》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词作。此词上片追忆与友人同榜进士登第的春风得意之景,下片抒写贬谪滁州后与友人重逢又别离的愁绪。全词通过“金銮唱第”与“薄宦天涯”的今昔对比,融入“阆山通阆苑”的神话想象,以虚实相生之笔,既表达了宦海沉浮的悲惋无奈,亦寄托了对友人远行的深切挂念。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主张文章“明道”“致用”,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与曾巩并称“欧曾”。其诗颇受李白、韩愈影响,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与梅尧臣并称“欧梅”。其词婉丽,与晏殊并称“晏欧”。又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编有《集古录》,著有《六一诗话》。有《欧阳文忠公文集》传世,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声赋》《朋党论》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此词作于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时欧阳修因支持范仲淹“庆历新政”遭贬滁州。同年,一位同榜及第的友人赴任阆州通判,途经滁州探望。欧阳修在宴席上作此词相赠。词中“十年歧路”暗指其自天圣八年(1030年)中进士至贬谪滁州的十五年仕途坎坷,既是对自身政治失意的抒怀,亦是对友人同为天涯沦落人的共情。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送别感怀词。描绘了词人对过去与友人同榜及第的美好回忆,以及如今自身的失意境遇,体现了久别重逢的喜悦和离别在即的愁绪,表达了词人对宦海浮沉的悲叹、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2. 写作手法

对比:“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岐路,空负曲江花”,将过去同榜及第的得意与如今官职低微、漂泊天涯的失意进行对比,突出了词人对人生境遇变化的感慨,强化了情感表达。想象:“闻说阆山通阆苑”,将现实中的阆山与传说中的阆苑相联系,运用想象,赋予阆州神奇、浪漫的色彩,丰富了词作的意境,也表达出对友人任职之地的独特感受。以景结情:“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通过描绘孤城寒日、红树连霞等景色,将词人的离愁别绪融入其中,以景语写情语,使情感表达更为含蓄、深远。

3. 分段赏析

“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两句,词人开篇回忆往昔。“记得”一词,将读者带入过去的时光。“金銮同唱第”点明与友人一同参加科举殿试并同榜及第的经历,“春风上国繁华”描绘出当时在繁华的汴京,二人春风得意的场景,展现出年少得志的荣耀与喜悦,为后文的情感转折做铺垫。​“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岐路,空负曲江花”,此句转至对当下的感慨。“如今”一词形成鲜明的时间对比。“薄宦老天涯”描述自己如今官职卑微,漂泊于天涯之地,“老”字尽显岁月沧桑。“十年岐路”表明多年来在人生道路上徘徊不定,一事无成。“空负曲江花”则感慨自己辜负了当年在曲江赴宴赏花的荣耀,抒发了对如今宦海沉浮、怀才不遇境遇的郁闷与悲叹。​“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上半句“闻说阆山通阆苑”,听闻友人将前往阆州任职,运用想象,将阆山与传说中的仙境阆苑相连,赋予阆州神秘、浪漫的色彩。下半句“楼高不见君家”,设想即便自己登上高楼,也无法看到友人在阆州的家,表达出对友人即将远离的不舍与牵挂之情。​“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孤城寒日等闲斜”描绘出友人离开后,滁州仿佛成为一座孤城,寒日缓缓西斜,营造出孤寂、清冷的氛围。“离愁难尽”直接点明内心无尽的离愁别绪。“红树远连霞”以景结情,将思念之情寄托于经霜的红树和远处相连的红霞,进一步渲染了离愁的深远,使情感表达更为含蓄、深沉。

4. 作品点评

《临江仙·记得金銮同唱第》全词风格婉约且带有浪漫色彩,语言细腻而洒脱。词人巧妙地运用对比、想象、以景结情等手法,将久别重逢的喜悦、宦海沉浮的悲叹、离别在即的愁绪等复杂情感完美融合。整首词结构严谨,意境缥缈开阔,情感真挚深沉,既体现了欧阳修高超的填词技巧,也展现出他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欧阳公顷谪滁州,一同年(忘其人)将赴阆悴,因访之,即席为一曲歌以送,曰:“记得金銮同唱第(略)。"其飘逸清远,皆(李)白之品流也。公不幸晚为俭人构淫艳数曲射之,以成其毁。予皇祐中,都下已闻此阕,歌于人口者二年矣。嗟哉!不能为之力辨。

宋释文莹《湘山野录》卷上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戴表元《湖州(其一)》

下一篇:宋·欧阳修《游龙门分题十五首(其七·自菩提步月归广化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