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朝代:宋作者:陆游浏览量:3
shèng
liǎng
jiǎo
róng
rén
qíng
fān
jiǔ
cuō
tuó
kùn
jié
píng
chá
xǐng
shuāi
yán
lài
jiǔ
tuó
zuò
rén
néng
tīng
fǒu
shì
wèi
ruò

译文

胜负就像蜗牛角上的争斗一样微不足道,兴衰荣辱犹如蚂蚁巢穴般虚幻无常。人情冷暖变化无常,令人痛苦,我的志向长久以来都在岁月中虚度。困倦的双眼依靠饮茶来提神清醒,衰老的容颜借助饮酒才泛起红晕。在座的人能否倾听呢?我试着为你们唱一首吴歌。

逐句剖析

"胜负两蜗角":胜负就像蜗牛角上的争斗一样微不足道,

"荣枯一蚁窠":兴衰荣辱犹如蚂蚁巢穴般虚幻无常。

"人情苦翻覆":人情冷暖变化无常,令人痛苦,

"吾意久蹉跎":我的志向长久以来都在岁月中虚度。

"困睫凭茶醒":困倦的双眼依靠饮茶来提神清醒,

"衰颜赖酒酡":衰老的容颜借助饮酒才泛起红晕。

"坐人能听否":在座的人能否倾听呢?

"试为若吴歌":我试着为你们唱一首吴歌。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吴歌》是宋代陆游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首联化用《庄子》“蜗角之争”典故,将世间胜负、兴衰比作蜗牛触角的微末之争与蚂蚁巢穴的转瞬变化,尽显对功名利禄的超脱与淡然。颔联直抒胸臆,既感慨人情世故的反复无常,也流露自身理想落空、岁月虚度的怅惘。颈联以日常细节写实,困乏时借茶提神,衰老容颜靠酒意泛红,在困顿中寻得片刻慰藉,暗含对衰老与境遇的无奈。尾联以问句作结,似向听者倾诉,又像自我沉吟,将满腔心绪托于吴歌,藏着不被理解的孤寂与对真情共鸣的微弱期盼。全诗融哲理、感慨与生活细节于一体,情感沉郁中见旷达,既写尽世事虚妄、人情凉薄,也道尽个人在现实中的困顿与坚守。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胜负两蜗角,荣枯一蚁窠”以精妙比喻开篇,化用《庄子・则阳》中“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的典故,将世间的“胜负”比作蜗牛触角般的微末之争,将人生的“荣枯”喻为蚂蚁巢穴般的转瞬变迁。颔联“人情苦翻覆,吾意久蹉跎”“人情苦翻覆”:直抒胸臆,点出人情世故的反复无常,昨日的推心置腹,或许今日便成陌路;曾经的追捧赞誉,可能转瞬化为诋毁。这句凝聚着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沉痛体验,是饱经人情冷暖后的总结。“吾意久蹉跎”:从“人情”的不可靠,落到自身境遇的失落。“蹉跎”二字道尽理想未竟、时光虚度的怅惘,或许曾有壮志,却在反复无常的人情与虚妄的世事中消磨殆尽,只剩一腔抱负无处安放的无奈。颈联“困睫凭茶醒,衰颜赖酒酡”“困睫凭茶醒”:“困睫”既指身体的疲惫,更暗喻精神的困顿,对世事的失望、对理想的迷茫,让人如陷昏沉。而“茶”的清苦与提神,恰是诗人试图保持清醒的挣扎,却也暗示清醒后的痛苦更难承受。“衰颜赖酒酡”:“衰颜”是岁月流逝、壮志消磨的外在体现,“酒酡”(酒后的红晕)则是暂时的自我麻痹。借酒遮丑、凭酒忘忧,看似洒脱,实则藏着对衰老与失意的自嘲。尾联“坐人能听否?试为若吴歌”“坐人能听否”:面向在场者发问,却更像自问,多年的感慨与失意,是否有人能真正理解?这一问藏着深深的孤独:看透世事的通透者,往往也是最孤独的人,无人能懂其“蜗角”“蚁窠”的通透,亦无人能解其“蹉跎”“衰颜”的悲凉。“试为若吴歌”:“吴歌”是江南民间歌谣,多婉转抒情。以吴歌寄意,既是将复杂心绪化为浅唱的自遣,也是试图以最质朴的方式传递心声,哪怕无人能懂,也要将这份对世事、人生的体悟唱出,是困顿中的坚守,也是对“知己”的微弱期盼。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王洋《弦歌堂》

下一篇:宋·晁说之《我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