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ìn
yuán
chūn
·
·
qiáng
yún
qīng
yùn

朝代:宋作者:蒋捷浏览量:1
jié
suàn
píng
shēng
fēng
liú
zhài
qǐng
gài
gōng
xìng
zhī
bīng
huā
wéi
jǐn
zhèn
shēn
zhī
zhèn
xiào
chǐ
齿
hóu
shí
dào
zhōng
jué
shèng
zhū
lián
shí
lóu
yīn
tàn
qíng
gān
dài
lín
tóu
xiū
xiū
zhuó
shèn
lái
yóu
yìng
tiě
hàn
cóng
lái
shí
niú
dàn
zhǐ
yǒu
qiān
piān
hǎo
shī
hǎo
dōu
bàn
diǎn
xián
mèn
xián
chóu
jiāo
rén
duō
shì
wèn
hái
néng
gāo
tái
yǎn
kàn
qiān
kuǐ
lěi
shuí
nòng
shuí
shōu

译文

算一算生平,所欠的“风流债”,请允许我一笔勾销。那些消磨心性的“兵戈”,是花团锦簇的围场,那些毒害身心的“鸩酒”,是含笑的齿牙与清越的歌喉。他们哪里懂得我们儒生,在道义中寻得的乐土,远胜过那珠帘掩映的十里青楼。究竟因何沉迷,可叹晴天时不离去,非要等到大雨淋头才追悔。罢了罢了。有什么缘由值得如此沉迷声色。硬汉从来气吞斗牛。我只拥有上千篇,好的诗句好的曲子,完全没有半点,闲愁闷绪。自古以来,娇媚的眼波,沉溺了多少人,试问还能沉溺我吗。抬眼远望,看那些被线牵着的傀儡,究竟是谁在操控,又是谁来收场。

逐句剖析

"结算平生":算一算生平,

# 结算平生:“结算平生,风流债负,请一笔句”:此句意为回顾一生,将所有的风流往事一次性了结。

"风流债负":所欠的“风流债”,

"请一笔句":请允许我一笔勾销。

"盖攻性之兵":那些消磨心性的“兵戈”,

# 盖攻性之兵:“盖攻性之兵,花围锦阵,毒身之鸩,笑齿歌喉”:这句表示沉迷声色犬马、饮酒寻欢的生活态度。“盖攻性之兵”指沉迷酒色会影响人的性情,“花围锦阵”形容寻欢作乐的场合,“毒身之鸩”比喻沉迷于美色的危害,“笑齿歌喉”指笑容和歌声。

"花围锦阵":是花团锦簇的围场,

"毒身之鸩":那些毒害身心的“鸩酒”,

"笑齿歌喉":是含笑的齿牙与清越的歌喉。

"岂识吾儒":他们哪里懂得我们儒生,

# 岂识吾儒:“岂识吾儒,道中乐地,绝胜珠帘十里楼”:这句话意为自己对那些沉迷声色的人不以为然,自己觉得在道德追求中才是快乐的源泉,比那些奢华的生活要好得多。

"道中乐地":在道义中寻得的乐土,

"绝胜珠帘十里楼":远胜过那珠帘掩映的十里青楼。

"迷因底":究竟因何沉迷,

# 迷因底:“迷因底,叹晴干不去,待雨淋头”:这句话表示疑惑为什么会有人陷入这种生活,宁愿忍受日晒雨淋也不愿意从其中解脱出来。

"叹晴干不去":可叹晴天时不离去,

"待雨淋头":非要等到大雨淋头才追悔。

"休休":罢了罢了。

# 休休:“休休。著甚来由”:表示不必多说,不需要什么理由。

"著甚来由":有什么缘由值得如此沉迷声色。

"硬铁汉从来气食牛":硬汉从来气吞斗牛。

# 硬铁汉从来气食牛:表示一个坚强的男人应当有强大的气势和力量。

"但只有千篇":我只拥有上千篇,

# 但只有千篇:“但只有千篇,好诗好曲,都无半点,闲闷闲愁”:表示作者虽然作品很多,但并无虚度光阴的忧愁。

"好诗好曲":好的诗句好的曲子,

"都无半点":完全没有半点,

"闲闷闲愁":闲愁闷绪。

"自古娇波":自古以来,娇媚的眼波,

# 自古娇波:“自古娇波,溺人多矣,试问还能溺我不”:自古以来,被美人迷惑而沉沦的人多不胜数,但我能抵御诱惑。

"溺人多矣":沉溺了多少人,

"试问还能溺我不":试问还能沉溺我吗。

"高抬眼":抬眼远望,

# 高抬眼:“高抬眼,看牵丝傀儡,谁弄谁收”:意思是不要被表面的假象所迷惑,要看到事物的真相。

"看牵丝傀儡":看那些被线牵着的傀儡,

"谁弄谁收":究竟是谁在操控,又是谁来收场。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沁园春·次强云卿韵》是南宋词人蒋捷酬和友人强云卿的一首词。上阕词人回顾平生所欠的世俗纠葛,提及曾经沉溺的声色场景,又将儒家之道中的精神乐土与繁华楼阁对比,感叹过去因迷惑而未悟,直至困境降临才有所觉醒。下阕以“硬铁汉”自喻,表明内心无多余愁绪,唯有佳作相伴,借问句质疑世俗诱惑能否动摇自身,结尾以“牵丝傀儡”的隐喻收束。全词通过“人世风波”与“山中孤鹤”的意象对比,运用隐喻手法,语言直白却意味深长,既包含对过往的反思,更展现出不被世俗左右的坚定品格,情感真切,风格刚健有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宋元间词人

蒋捷(1245?~1305?),宋元间词人。字胜欲,号竹山,世称竹山先生,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咸淳进士,宋亡后隐居不仕。蒋捷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其词风多样,既有效法苏轼、辛弃疾豪放一派,也有承袭周邦彦、姜夔乃至李清照遗风者,整体风格以悲慨清峻、萧寥疏爽为主。其造语奇巧之作,在宋代词坛独标一格。作品题材广泛,有抒写亡国之痛、身世之感、日常生活等内容。代表作品有《女冠子·元夕》《贺新郎·兵后寓吴》《虞美人·听雨》《昭君怨·卖花人》《贺新郎·梦冷黄金屋》等。著有《竹山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南宋灭亡之后,蒋捷作为宋末的遗民在太湖竹山隐居。经考证,“强云卿”或许是和作者有交往的文人雅士,他的原作已经失传。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酬和抒怀词。借“人世风波”与“山中孤鹤”的对比及“牵丝傀儡”的景象,写出了对世俗诱惑的反思与坚守自我的情怀。

2. 写作手法

直抒胸臆:“结算平生,风流债负,请一笔句”,不借助景物或典故,直接向读者坦陈要清算过往风流纠葛的想法,语气决绝,将对世俗风月的厌弃与切割之心直白展露,情感毫无遮掩。对比:“岂识吾儒,道中乐地,绝胜珠帘十里楼”,将儒家道义带来的精神愉悦,与“珠帘十里楼”所代表的世俗奢华享乐相对比。作者强调前者远胜后者,突出对精神追求的推崇和对物质诱惑的轻视。铺陈:“盖攻性之兵,花围锦阵,毒身之鸩,笑齿歌喉”,通过列举“花围锦阵”的风月场所、“笑齿歌喉”的声色诱惑,层层铺展过往沉迷的风流场景,并将其比作“攻性之兵”“毒身之鸩”,全面揭露这些事物对人身心的危害,为后文的反思做足铺垫。拟人:“高抬眼,看牵丝傀儡,谁弄谁收”,将追名逐利的世俗之人比作被线操控的傀儡,赋予“傀儡”以人的行为状态。作者以旁观者视角审视,暗讽世人在名利场中身不由己、被外物操控的可悲,表达对这种生存状态的鄙夷。

3. 分段赏析

上片起笔“结算平生,风流债负,请一笔句”,像在对账般直面过往,把曾经沉迷的“花围锦阵”“笑齿歌喉”这类声色场景,比作伤害本性的“兵”、毒害身心的“鸩”,用比喻的手法点出这些诱惑的危害,字里行间满是反思。接着“岂识吾儒,道中乐地,绝胜珠帘十里楼”,将儒家所倡导的精神境界与世俗的繁华楼宇对比,明确表达出前者远胜后者的态度,同时“迷因底,叹晴干不去,待雨淋头”,道出过去因糊涂而执迷不悟,直到困境降临才醒悟的怅然。下片以“休休”二字收束上片的感慨,转而展现另一种心境。“硬铁汉从来气食牛”以“硬铁汉”自比,尽显刚毅不屈的气概,说自己心中只有好诗好曲,没有半点闲愁,态度坚定。“自古娇波,溺人多矣,试问还能溺我不”,用反问语气表明,纵然世间诱惑常使人沉沦,但自己绝不会被迷惑。结尾“高抬眼,看牵丝傀儡,谁弄谁收”,以“牵丝傀儡”比喻被外界操控的人生,抬眼审视的姿态,透露出经历世事后对人生、世事的通透思考,既不随波逐流,也坚守住了自我。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蒋捷《探春令·玉窗蝇字记春寒》

下一篇:宋·蒋捷《少年游·梨边风紧雪难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