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gān
cǎo
·
·
qiū

朝代:宋作者:柳永浏览量:3
qiū
luàn
shuāi
zhēn
zhū
guò
yuè
huá
shēng
lěng
chè
yuān
yāng
chí
shàng
píng
lán
chóu
nài
dān
qíng
què
bàng
jīn
lóng
gòng
yīng
niàn
fěn
láng
yán

译文

凄凉晚秋。零乱雨滴洒残荷,雨珠莹莹,颗颗似珍珠。雨过后,寒月当空,鸳鸯浦一片清冷。池上倚阑,愁闷闷无人相伴,怎么打发、这孤苦情绪。傍金笼,戏逗鹦鹉,教它念、情郎言语。

逐句剖析

"秋暮":凄凉晚秋。

# 暮:傍晚将近。

"乱洒衰荷":零乱雨滴洒残荷,

# 衰荷:衰:衰落,衰败。将败的荷花。

"颗颗真珠雨":雨珠莹莹,颗颗似珍珠。

# 真珠雨:像珍珠样的雨珠。

"雨过月华生":雨过后,寒月当空,

# 生:产生、出现。,月华:月光,月光照射到云层上,呈现在月亮周围的彩色光环。

"冷彻鸳鸯浦":鸳鸯浦一片清冷。

# 鸳鸯浦:地名,水池边。这里是虚写。浦: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地方。如浦口等。此指水塘。鸳鸯浦:鸳鸯栖息的水滨。比喻美色荟萃之所。,彻:程度极深,透的意思。

"池上凭阑愁无侣":池上倚阑,愁闷闷无人相伴,

# 凭阑:靠着栏杆,“阑”通“栏”。

"奈此个、单栖情绪":怎么打发、这孤苦情绪。

# 情绪:情感。,单栖:孤寂的停留。独宿。,奈:奈何,怎么办。

"却傍金笼共鹦鹉":傍金笼,戏逗鹦鹉,

# 共:在一起。,傍:靠近。,却:表示转折。

"念粉郎言语":教它念、情郎言语。

# 粉郎:何晏,三国魏玄学家。字平叔。南阳宛县(今河南南阳)人。汉大将军何进之孙。曹操纳晏母为妾,晏被收养,为操所宠爱。少以才秀知名,好老、庄言,美姿仪而绝白,喜敷粉,行步顾影,人称傅粉何郎。在这里指所思之人。,念:道白,说。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甘草子·秋暮》是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柳永的一首闺怨词作。全词以“乱”“冷”“单”三字为眼,通过“秋暮”“微雨”“衰柳”等意象群,构建出“雨打衰荷”的凄凉意境。上片“池上凭阑愁无侣”直揭孤寂心境,一个“乱”字既状雨丝纷飞之态,亦写心绪烦乱之情;“冷”字双关,既指天气转凉,更暗喻情爱冷却。下片“奈此个、单栖情绪”的喟叹与“却傍金笼共鹦鹉”的举动形成强烈反差,在“念粉郎言语”的戏剧性场景中,将女子自欺式的慰藉写得哀婉动人。柳永一改惯常的铺叙手法,以凝练笔触完成“室外雨景—室内情语”的空间转换,展现其“细密处见筋骨,简短中寓波澜”的艺术造诣。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

柳永(987?~ 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福建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官至屯田员外郎,又称柳屯田。柳永是婉约词派代表人物,创作了大量词调和慢词,内容较之前也有所拓展,对宋词发展影响重大。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颇有名。著有《乐章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甘草子·秋暮》这首闺怨词是北宋词人柳永为闺中思妇代言之作,具体创作时间虽难以确考,但从其成熟的词风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来看,当属柳永中晚年时期的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是柳永创作的一首的闺怨小令。全词以“秋暮”为时间背景,通过“室外—室内”的空间转换,层层递进地展现了闺中女子孤寂相思的愁绪。全词完成了从“雨打衰荷”到“月映空闺”,再到“调弄鹦鹉”的三重意境转换,以“闺阁小景写尽相思大情”,充分展现了柳永“长调善铺叙,小令亦精工”的笔力。

2. 分段赏析

上片以“秋暮”时空切入,“乱洒衰荷”之“乱”字堪称词眼,既摹写雨珠弹跳于残荷的视听动态,又暗喻女子心绪纷乱;“颗颗真珠雨”的比喻,将冰冷雨滴幻化为珍贵珠玉,暗示女子把玩回忆的痴态。“雨过月华生”运用顶针手法完成时空流转,而“冷彻鸳鸯浦”的“彻”字,既写秋雨浸透池塘的寒意,更暗指孤独感穿透心扉——昔日双栖的鸳鸯浦,如今只剩冷月空照,自然物候的变迁与情感状态的转变形成双重映照。下片“池上凭阑愁无侣”直揭词旨,“奈此个”三字以市井口语入词,使愁绪表达更显真切。最妙在结尾“却傍金笼共鹦鹉”的戏剧性场景:女子教鹦鹉学念情郎蜜语的举动,表面是俏皮嬉戏,内里却是“以乐景写哀情”的极致表现。鹦鹉学舌的机械重复,恰似女子在回忆中不断咀嚼往昔甜蜜,而禽鸟终究不解人言的残酷事实,又强化了“此情无计可消除”的绝望。全词通过“室外听雨—室内戏鸟”的场景转换,在四十余字中完成情感的三重递进:由景物引发的孤寂,到直抒胸臆的愁苦,最终升华为自我排遣的凄凉,展现柳永“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

3. 作品点评

这首闺情词堪称柳永词作中的精品。上片以“秋暮”为时间背景,通过“乱洒衰荷”的萧瑟景象与“月华如练”的凄清意境,构建出一个充满秋思的抒情空间。“独倚危栏”的细节描写,将思妇的孤寂身影巧妙地融入秋景之中,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下片转入室内场景,“玉枕纱橱”的华美陈设与“夜半凉初透”的孤眠体验形成强烈反差,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更显思妇的凄凉心境。全词在时空转换中完成情感的递进,语言婉约含蓄而意境深远。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柳耆卿“却傍金笼教鹦鹉,念粉郎言语”,《花间》之丽句也。

清彭孙遹《金粟词话》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赵鼎《如梦令·建康作》

下一篇:宋·晏几道《生查子·关山魂梦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