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ì
zhái
yuán
tíng

朝代:宋作者:王安石浏览量:3
cēn
juǎn
liú
huā
kāi
dàn
lìng
xīn
yǒu
shǎng
suì
yuè
rèn
cuī

译文

新长出的荷叶几乎都卷在一起,还未展开,石榴花也在依次绽放。只要心中有可以欣赏的事物,来寄托我们的情感,任凭岁月流逝也可以波澜不惊。

逐句剖析

"荷叶参差卷":新长出的荷叶几乎都卷在一起,还未展开,

# 参差:形容荷叶相互交错的样子。

"榴花次第开":石榴花也在依次绽放。

# 次第:依次。

"但令心有赏":只要心中有可以欣赏的事物,来寄托我们的情感,

# 令:使。,但:只。

"岁月任渠催":任凭岁月流逝也可以波澜不惊。

# 渠:代词,它,这里指岁月。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题何氏宅园亭》是北宋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是一首为友人宅院题写的诗,前两句通过描写荷叶参差不齐地卷曲,石榴花依次开放,以红绿颜色对比和动态描写,展现出夏日园林的盎然生机;后两句由景生议,表达出只要内心有所欣赏、有所寄托,便无惧岁月流逝的豁达心境。在写作手法上,此诗采用了先写景后议论抒情的方式,语言平淡却不失典雅。全诗情景交融,虽简短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感悟,体现了诗人超脱的精神境界,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封于舒、荆,又谥文,故世称临川先生、王荆公、王文公。神宗时,王安石两度为相,推行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由于保守派强烈反对,推行迭遭阻碍。王安石的散文雄健峭拔,名列“唐宋八大家”。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诗歌代表作品有《泊船瓜洲》《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元日》等。散文代表作品有《伤仲永》《祭欧阳文忠公文》。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也是一首题咏诗。描绘了何氏宅院园林中荷叶参差不齐地卷着,石榴花依次绽放的景象,展现出夏日园林的盎然生机。同时,通过后两句议论,表达了只要内心有所欣赏和寄托,便无惧岁月流逝的豁达心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与超脱情怀。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诗人通过描写荷叶参差卷曲、榴花依次开放的自然景象,将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融入其中,借助这些景物抒发内心的情感,使情感表达更为含蓄且富有韵味。托物寓理:以荷叶、榴花的变化为依托,展现自然界的规律,进而蕴含岁月催人的哲理,让读者在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时,领悟到关于生命与时间的深刻道理。情景交融:诗歌前两句描绘荷叶榴花之景,后两句抒发对岁月和生命的感悟,景与情相互交融,使景中含情,情因景生,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意境,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3. 分段赏析

《题何氏宅园亭》第一句“荷叶参差卷,榴花次第开”,此句语言简洁质朴,“参差”“次第”两个词炼字精妙,生动地描绘出荷叶错落层叠的形态以及榴花依次绽放的过程,展现出一幅充满自然生命力的夏日园林图景。从形象塑造上看,通过对荷叶和榴花这两种景物的描写,营造出富有生机与活力的画面,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大自然的蓬勃之美;在表达技巧上,虽未运用复杂的修辞,但白描手法的运用使得景物鲜活地呈现出来。第二句“但令心有赏,岁月任渠催”,该句以议论的表达方式,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心有赏”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内心的豁达态度,“任渠催”则凸显出诗人面对岁月流逝虽有所感慨,却依然能坦然处之。从内容主题角度,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和时光易逝的思考,同时也传达出一种珍惜当下、享受生活的情怀,展现出诗人独特的生命感悟与超脱心境。

4. 作品点评

《题何氏宅园亭》是王安石的一首五言绝句,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北宋诗歌中占据一席之地。诗中以“荷叶参差卷,榴花次第开”生动描绘出自然景物的形态,语言简洁却极具画面感,为抒发情感奠定基础。诗人借荷叶、榴花的变化,巧妙地传达出对时光流逝与生命的深刻思考,情景交融,使抽象的情感变得具体可感。“但令心有赏,岁月任渠催”更是成为被后世称颂的名句,展现出一种豁达超脱的心境,表达了对生命和时间的珍惜,极富哲理。整首诗语言风格简洁明快,却能深刻地触及生命与时间的主题,体现了王安石诗歌善于从寻常景物中挖掘深意的特色,在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为后人研究其诗歌风格及哲学思想提供了重要素材。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陈良翰《三圣殿》

下一篇:宋·葛立方《新城道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