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力艰危见":在艰难危急的时候,才能看出一个人的学问和能力,
"精诚梦寐知":只有真心诚意,才能在睡梦中也有所感悟。
"众人虽莫察":虽然众人没有察觉,
"吾道岂容欺":但我的学说岂能被欺瞒?
"雷雨含元气":雷雨蕴含着天地间的元气,
"蓍龟决大疑":用蓍草和龟甲可以决断重大的疑惑。
"为儒能体此":作为儒者能够体会这些道理,
"端不负先师":才真正不辜负先师的教诲。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1. 写作手法
托物寓理:诗人借助“雷雨含元气”“蓍龟决大疑”等事物,蕴含深刻的道理,即真正的学问和道义如同雷雨蕴含的元气、蓍龟能解决疑惑一样,有着重要的价值和力量,以此来劝勉人们追求学问和坚守道义。反问:“吾道岂容欺?”通过反问的修辞手法,加强语气,强调了自己对所追求的道的坚定信念,不容置疑。
2. 分段赏析
《勉学》第一句“学力艰危见”,简洁有力,“见”字凸显出在艰难危急之时,学识和能力才会显现出来,点明了学问在特殊情境下的重要性。第二句“精诚梦寐知”,“精诚”二字强调了内心的真诚和坚定,即使在梦寐中也能知晓,突出追求学问和道义需具备的态度。第三句“众人虽莫察”,描述了不被众人理解的情况,为下文的反问做铺垫。第四句“吾道岂容欺?”运用反问,强烈地表达出诗人对自己所坚守的道的笃定。第五句“雷雨含元气”和第六句“蓍龟决大疑”,诗人借雷雨和蓍龟,以托物寓理的方式,阐述学问和道义的深远意义。第七句“为儒能体此”中的“体”字,强调儒者要亲身去体悟这些道理。第八句“端不负先师”则表明只有这样做,才不辜负先师的教导,点明主旨,收束全诗。
上一篇:宋·李清照《蝶恋花·上巳召亲族》
下一篇:宋·李清照《好事近·风定落花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