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种堂前桃李":黄州,我的居所雪堂之前,有我亲手种下的桃树和李树,
# 堂:指东坡雪堂住处。,手种:亲手栽种。
"无限绿阴青子":如今已是绿叶成荫,青青的果实挂满枝头。
# 青子:尚未成熟的青色小果子。
"帘外百舌儿":外的鸟儿天刚蒙蒙亮就开始鸣叫,
# 百舌儿:一种专在春天鸣叫的鸟,黑身黄嘴。似伯劳鸟而体小。其鸣声变化多端,因称百舌,又称反舌。
"惊起五更春睡":把我从睡梦中唤醒。
"居士":东坡啊,
# 居士:一般称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犹“处士”。苏轼自黄州东坡躬耕田园起,就自号“东坡居士”。
"居士":东坡。
"莫忘小桥流水":不要忘记黄州小桥流水的美景,早日归隐吧。
# 莫忘小桥流水:意指不要忘记了当年在东坡的躬耕田园生活。按雪堂西面有北山之微泉,南面有四望亭之后丘,小桥流水指此。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隐逸词,仅创造了一种如同图画般的美的境界,而且留有许多思索的余地。抒写了作者对当年美好时光的追忆和留恋,排遣对仕途经营的厌腻。
2. 写作手法
以静写动:以“小桥流水”指代相对于喧闹京华的一种幽静环境。更反衬出作者对营营仕宦的逆反心理和对拥有广阔心理空间的田园生活的热切向往。
3. 分段赏析
开头四句,是说作者在雪堂前亲手栽种了许多桃李一类的果树,绿荫丛中,掩映着数不尽的青果。清晨,窗外百舌鸟婉转啼叫。鸟鸣声常常把作者从睡梦中搅醒。作者写出这番景象,在于以景衬人。在这嘉树四合、鸟雀啁啾的环境里,作者生活惬意。遥想当年的闲适自得,思忖此时的入奉禁严,作者油然生出怀旧之情。苏轼实是别出心裁,以故为新,从而恰切地表达了他深埋心底的思故之情,已完全是另一番景象了。后三句此时百舌唱道:“居士,居士,莫忘小桥流水。”明明是自己思念故园,却让百舌鸟的鸣声喊叫出来,便使文词愈加警切生动。连动物都已探知其心事了,苏轼自己早就抑止不住滚涌而起的思乡情感了。句法超绝,逸笔宕开,留有丰富想象的余地。最后一句,主要还是以“小桥流水”指代相对于喧闹京华的一种幽静环境。由此,更反衬出作者对营营仕宦的逆反心理和对拥有广阔心理空间的田园生活的热切向往。
4. 作品点评
《如梦令·春思》是作者遥想当年在东坡雪堂的生活情景。全词语言自然流畅,却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这首词不仅创造了一种如同图画般的美的境界,而且留有许多思索的余地。表达词人对过往岁月的深深怀念和对名利的淡泊态度。
# “手植堂前桃李,无限绿阴青子”二句,字面像刘敞《朝中措》名句“手种堂前杨柳,别来几度春风”,但内容完全不同。
现代华中师范大学教授石声淮《东坡乐府编年笺注》
上一篇:宋·张舜民《卖花声·题岳阳楼》
下一篇:宋·释慧开《偈颂八十七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