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望海潮·秦峰苍翠

朝代:宋作者:秦观浏览量:1
qín
fēng
cāng
cuì
xiāo
qiān
yán
wàn
zhēng
liú
yuān
zhì
chéng
qiáo
mén
huà
péng
lái
yàn
sān
xiū
tiān
shí
guī
zhōu
fàn
yān
yuè
西
zi
tóng
yóu
mào
cǎo
tái
huāng
zhù
luó
cūn
lěng
xián
chóu
rén
lǎn
níng
móu
chàng
zhū
yán
shī
cuì
bèi
nàn
liú
méi
shì
jiù
shū
lán
tíng
fēng
yùn
shēng
qiū
kuáng
jiàn
tóu
yǒu
bǎi
nián
tái
zhǎo
zhōng
yóu
zuì
hǎo
jīn
guī
huàn
jiǔ
xiāng
zuì
cāng
zhōu

译文

秦望山青绿秀丽,若耶溪清凉幽雅,在千岩万壑中争相流淌。女墙是用鸳鸯瓦盖成的,城墙上列有手执画戟的士兵,而蓬莱则势如飞燕,高达三休。看到那远在天际的一叶扁舟,使我想起了同范蠡浪迹太湖的西施,当年的姑苏台已荒芜不堪,西施的故里苎萝村也已今非昔比,我也因此有了些许寂寞惆怅的感觉。谁人看史书看得伤了神,总是感叹青春易失,欢娱难久呢?我能不能像梅福、王羲之一样,留名青史?不过倒不如学那四明狂客贺知章,不为名利所累,在镜湖旁从容自得,逍遥其中,最好再把那富贵功禄都换成美酒,在这块远离尘世的水滨地尽情享乐。

赏析

1.

全诗通过排比大量的景物与典故,描绘并赞美了了越州山川人文之美,同时也表达自己对古圣先贤的敬仰之情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该词的开篇就从越州的山水落笔,先选取最典型的秦峰耶溪两个意象,以苍翠写其色泽之浓重,以潇洒写其种韵之飞动,两相对比,灵气十足。接下来千辅万壑争流句则把视角推向更高远处,描绘了气魄极大的山水图景。鸳瓦二句依然是写宏大的远景,不过对象从自然景色转到了人文建筑。这两句选取的景物很有历史的沧桑感,为下文的怀古做好准备。蓬莱燕阁一句点明了作者所在的地点,也是刚才诸多景物的观察点。三休用了楚王待客章华台的典故,不仅写出蓬莱阁之高峻,而且衬托出它所具有的深远历史积淀。蓬莱阁同时也是越州历史的见证。因此天际以下虽仍写蓬莱阁上所见景色,然重心则转入怀古。泛五湖烟月以下四句都是融化西施的典故,抒发作者对苍茫历史的感慨。西施本为越州浣纱女,被越王发现送入吴宫,成为吴越斗争的棋子,最终导致吴国被越国所灭。西施作为政治的牺牲品,只有在传说中才与范蠡一起归隐,得到平静的幸福。当年吴越的龙争虎斗,到秦观之时都已如梦般遥远,只有那长满荒草的姑苏台,幽冷的苎萝山,依然让人记起这段历史,令人感怀、伤情。下片脱离了眼前实景的捕写,进入对与越州有关的众多先贤的回忆。其重心则是抒发作者对岁月流逝的惋惜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首句何人览古凝眸凭空发问,是下片全部感情的起点。作者站在蓬莱阁上览古凝眸,用一个怅字引出下面感慨的内容:朱颜易失,翠被难留是叹息年华老去、容颜衰败,一切所谓的富贵荣华,都像烟云一样在历史的洪流中消散;唯有梅市旧书,兰亭古墨这些由品德高尚之士留下的遗迹,还依稀风韵生秋,依然被人们所记忆,所怀念。这两个对比虽然只是铺排典故,但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感慨与内心取舍。词人站在蓬莱阁上极目远眺,怀古思今,明白了一切功名富贵、形体容貌都是外在的虚无,唯有高尚的品德、杰出的著作,才能被后人怀念。狂客鉴湖头一句又借用贺知章的典故表明了作者的心迹,既不羡慕当时的荣华富贵,也不羡慕梅市兰亭的身后虚名,而是希望能够像四明狂客贺知章那样,隐居在百年台沼中终日夷犹,金龟换酒与一知己相与醉沧州。这虽是秦观临宴佐欢的作品,但却写得非常深沉。词中描绘了大量的自然景物与人文景观,使用了大量的越州典故,初看之下让人眼花缭乱,但细细品来却贴切工整,蕴涵幽深。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秦观《文英阁二首其一》

下一篇:宋·秦观《元日立春三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