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iǎn
jiàng
chún
·
·
dōng
fēng

朝代:宋作者:曾允元浏览量:3
dōng
fēng
zhěn
biān
chuī
sàn
chóu
duō
shǎo
shù
shēng
niǎo
mèng
zhuǎn
shā
chuāng
xiǎo
lái
shì
chūn
chū
shì
chūn
jiāng
lǎo
cháng
tíng
dào
bān
fāng
cǎo
zhǐ
yǒu
guī
shí
hǎo

译文

一夜东风吹得百花凋零,也吹散了梦中人满腹愁云。数声鸟鸣啼破深闺春梦,梦中醒来已是曙色迷蒙。来时正是初春,去时春已衰老。长亭外古道边,萋萋满目的芳草啊,只有归家时候给人的感觉最好。

逐句剖析

"一夜东风":一夜东风吹得百花凋零,

"枕边吹散愁多少":也吹散了梦中人满腹愁云。

"数声啼鸟":数声鸟鸣啼破深闺春梦,

"梦转纱窗晓":梦中醒来已是曙色迷蒙。

# 梦转:梦醒。

"来是春初":来时正是初春,

"去是春将老":去时春已衰老。

# 春将老:春天将要过去。

"长亭道":长亭外古道边,

# 道:道路。,长亭:古时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为饯别、暂歇之处。

"一般芳草":萋萋满目的芳草啊,

"只有归时好":只有归家时候给人的感觉最好。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点绛唇·一夜东风》是宋代曾允元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阕描绘了春日里东风吹散愁绪、鸟儿啼鸣、晨梦初醒的情景,展现出一种闲适又略带惆怅的氛围。下阕则通过对比来时春初、去时春老,以及长亭道上的芳草,抒发了时光易逝、人生漂泊之感,既有因离别而生的忧伤,又饱含着对归期的期待,使整首词韵味悠长,耐人寻味。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首词的创作时间虽可追溯至南宋,然具体年份尚未形成定论。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离愁别绪词。它以细腻笔触,生动描绘了春日清晨的景象,如轻柔的春风、婉转的啼鸟、透过纱窗的晨曦,以及长亭边的芳草。通过这些意象的巧妙组合,营造出了一种独特且复杂的氛围。既展现出因离别而生的忧伤,又通过对归期的暗示,表达出内心深处充满期待的情感。

2. 写作手法

意象组合:“长亭道。一般芳草。”这句“长亭”作为传统诗词中代表离别之地的人文意象,与象征生机却在此时烘托愁绪的自然意象“芳草”相组合,借景抒情,将游子的离愁别绪渲染得更为深沉,有力营造出既忧伤又暗含归期期待的情感氛围。

3. 分段赏析

上阕:“一夜东风,枕边吹散愁多少”,起笔不凡,写一夜东风似乎吹散了枕边的愁绪,但一个“多少”又透露出愁绪并未完全消散,留下悬念。“数声啼鸟。梦转纱窗晓”,几声啼鸟将主人公从梦中唤醒,此时纱窗已见晨光,以清晨之景烘托出梦醒后的恍惚与惆怅,为下阕抒情做铺垫。下阕:“来是春初,去是春将老”,直白地感慨时光飞逝,初来还是春初,如今春天即将过去,引发读者对时光匆匆的共鸣。“长亭道。一般芳草”,长亭是送别、离别之地的象征,道上芳草依旧,暗示着时光流转人事变迁。“只有归时好”,直抒胸臆,点明只有归乡的时候才是美好的,将游子的思乡之情推向高潮。

4. 作品点评

这首写闺情的词,构思新颖,不落窠臼。一般而言,“一夜东风”易勾起无尽愁绪,此词却道“枕边吹散愁多少”。“来是春初,去是春将老”常惹人叹春惜花,满是感伤,词里却偏言“只有归时好”。于即将结束羁旅、踏上归程的征人眼中,长亭芳草似也同享喜悦。全词清丽婉约,情景交融,别具韵味。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石延年《句(其一)》

下一篇:宋·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