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ìn
yuán
chūn
·
·
guǎn
dēng
qīng

朝代:宋作者:苏轼浏览量:3
guǎn
dēng
qīng
diàn
háo
zhěn
mèng
cán
jiàn
yuè
huá
shōu
liàn
chén
shuāng
gěng
gěng
yún
shān
chī
jǐn
zhāo
tuán
tuán
shì
qióng
láo
shēng
yǒu
xiàn
cháng
xiǎn
huān
wēi
yín
píng
zhēng
ān
wǎng
shì
qiān
duān
dāng
shí
gòng
cháng
ān
èr
chū
lái
shào
nián
yǒu
tóu
qiān
xiōng
zhōng
wàn
juàn
zhì
jūn
yáo
shùn
shì
nán
yòng
shě
yóu
shí
xíng
cáng
zài
xiù
shǒu
fáng
xián
chù
kàn
shēn
cháng
jiàn
dàn
yōu
yóu
suì
qiě
dòu
zūn
qián

译文

孤零零旅舍灯光青冷,厌听这荒野鸡鸣,收拾起旅枕残梦。晓月渐渐淡去了白绢似的皎洁,微亮的晨霜一片晶莹;山上云白如展开的锦缎,朝露点点与晨光辉映。人世间的行程没个尽头,有限的是这劳顿的人生,似这般无足称道的平庸,我这里独自低吟罢,征鞍上,悄无声,有千端往事。当年我们风华正茂,同时客居在汴京,我笔下能写出千言万字的文章,胸中藏有万卷诗书的学问;辅助君主成为像唐尧、虞舜那样的贤明帝王,做到这件事又有什么困难呢?其实重用与否在于时势,入世出世须由自己权衡,不妨闲处袖手看风云,好在你我身体康健,只须终年悠闲游乐,姑且杯中寻醉慰平生。

逐句剖析

"孤馆灯青":孤零零旅舍灯光青冷,

# 灯青:点着灯起床,灯发着青光。,孤馆:寓居客舍住的人很少。

"野店鸡号":厌听这荒野鸡鸣,

# 野店鸡号:说明走得早。野:村落。

"旅枕梦残":收拾起旅枕残梦。

# 旅枕:喻旅店的睡眠。

"渐月华收练":晓月渐渐淡去了白绢似的皎洁,

# 月华收练:月光像白色的绢,渐渐收起来了。

"晨霜耿耿":微亮的晨霜一片晶莹;

# 耿耿:明亮的样子。

"云山摛锦":山上云白如展开的锦缎,

# 摛锦:似锦缎展开。形容云雾缭绕的山峦色彩不一。

"朝露漙漙":朝露点点与晨光辉映。

# 漙漙:露多的样子。一说为露珠圆的样子。

"世路无穷":人世间的行程没个尽头,

# 世路:人世的经历。

"劳生有限":有限的是这劳顿的人生,

# 劳生:辛苦、劳碌的人生。

"似此区区长鲜欢":似这般无足称道的平庸,

# 鲜:少。,区区:渺小,这里形容自己的处境不顺利。

"微吟罢":我这里独自低吟罢,

# 微吟:小声吟哦。

"凭征鞍无语":征鞍上,

# 凭征鞍:站在马身边。词题小序说“马上”,作者骑着马行进。

"往事千端":悄无声,有千端往事。

# 千端:千头万绪,犹言多。

"当时共客长安":当年我们风华正茂,

# 共客长安:兄弟二人嘉佑间客居沐京应试。长安:代指汴京。

"似二陆初来俱少年":同时客居在汴京,

# 少年:年纪轻。,二陆:指西晋文学家陆机、陆云兄弟。

"有笔头千字":我笔下能写出千言万字的文章,

# 笔头千字:即下笔千言之意。

"胸中万卷":胸中藏有万卷诗书的学问;

# 胸中万卷:胸中藏有万卷书。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致君尧舜":辅助君主成为像唐尧、虞舜那样的贤明帝王,

# 致君:谓辅佐国君,使其成为圣明之主。

"此事何难":做到这件事又有什么困难呢?

"用舍由时":其实重用与否在于时势,

# 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意为任用与否在朝廷,抱负施展与否在自己。行藏:意为被任用就出仕,不被任用就退隐。

"行藏在我":入世出世须由自己权衡,

"袖手何妨闲处看":不妨闲处袖手看风云,

# 袖手:不过问。

"身长健":好在你我身体康健,

"但优游卒岁":只须终年悠闲游乐,

# 优游卒岁:悠闲地度过一生。

"且斗尊前":姑且杯中寻醉慰平生。

# 且斗尊前:犹且乐尊前。喜乐戏耍之词。尊:酒杯。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沁园春·孤馆灯青》是苏轼的一首词作。全词以作者的行旅为线索,先描绘旅途中的清晨景色,引发对人生的感慨,接着回忆往昔与友人在京城时的年少壮志,最后表达面对现实的豁达态度。全词句法工整,长短相间,参差错落,气势沛然。这首词由景入情,由今入昔,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人生遭遇的不幸和壮志难酬的苦闷,也展现了苏轼复杂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人生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沁园春·孤馆灯青》约作于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十一月,在苏轼由杭州通判移知密州,途经镇江时所写。苏轼与其弟苏辙兄弟情深,任杭州通判期间,其弟在济南为官,相思甚切,为接近亲人,向朝廷请求到密州任职,得准改任密州知州。苏轼在仕途上经历了诸多起伏,他是怀着矛盾复杂的心情前往密州的。由于与新法派的矛盾,朝中难以立足。此次赴任途中,他回顾自己的人生历程,感慨万千,通过词作,把胸中块垒一古脑儿向子由倾吐。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沁园春·孤馆灯青》是苏轼所作的一首词。苏轼赴密途中,触景伤情,凭鞍沉思,思绪万千,不禁感慨唏嘘。这首词由景入情,由今入昔,直抒胸臆,表达出词人人生遭遇的不幸和壮志难酬的苦闷。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开篇“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清晨景色,烘托出词人孤寂的心境。直抒胸臆:“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直接表达自己的才华和抱负;“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抒发自己对人生境遇的看法和豁达心态。用典:“似二陆初来俱少年”,以西晋陆机、陆云兄弟年轻时入洛阳的典故,来形容自己和友人当年初到京城时的意气风发。

3. 分段赏析

上片开篇描绘了一幅孤寂的早行图,“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三个短句连用,以“孤”、“青”、“野”、“残”等字眼传神地渲染出早行途中孤寂、凄清的环境和心境,奠定了全词的情感基调。随后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展现出清晨景色的壮丽,同时也衬托出词人内心的孤寂。“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则由景入情,由自然景色转入现实人生,直接抒发对人生短暂、旅途劳顿的感慨,为下文的回忆做铺垫。下片转入回忆,“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词里的“二陆”用来比自己和弟弟苏辙。“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展现出自己曾经的远大抱负和自信。然而现实却不尽人意,“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体现出苏轼面对仕途不顺的豁达与无奈,在无奈中又不失乐观。最后“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以一种豁达的心态收尾。作者表示自己怀才不遇的境况下,要避开政治斗争的漩涡,以从容不迫的态度,姑且保全身体,饮酒作乐,悠闲度日。整首词,除了开头几句形象描述之外,其余大多是议论、成为一篇直抒胸臆的言志抒情之作。

4. 作品点评

《沁园春·孤馆灯青》是苏轼豪放词风的代表作之一。此词的议论、抒怀部分,遣词命意无拘无束,经史子集信拈来,汪洋恣肆,显示出作者横放杰出的才华,同时生动地传达出自身的志向与情怀。这首词的脉络清晰,层次井然,回环往复,波澜起伏,上片的早行图与下片的议论浑然一体,贯穿一气,构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郭震《宿渔家》

下一篇:宋·赵师民《向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