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别西楼醒不记":醉中告别西楼,醒后全无记忆。
# 西楼:泛指欢宴之所。
"春梦秋云":犹如春梦秋云,
# 春梦秋云:喻美好而又虚幻短暂、聚散无常的事物。白居易《花非花》诗:“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晏殊《木兰花》:“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
"聚散真容易":人生聚散实在太容易。
"斜月半窗还少睡":半窗斜月微明,我还是缺少睡意,
"画屏闲展吴山翠":彩画屏风空展出吴山碧翠。
# 吴山:画屏上的江南山水。
"衣上酒痕诗里字":衣上有宴酒的痕迹,聚会所赋的诗句。
# 酒痕:宴酒的痕迹。
"点点行行":点点行行,
"总是凄凉意":总唤起一番凄凉意绪。
"红烛自怜无好计":红烛自悲自怜也无计解脱凄哀,
# 红烛自怜无好计:化用唐杜牧《赠别二首》之二:“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将蜡烛拟人化。自怜:自悲自怜。
"夜寒空替人垂泪":寒夜里空替人流下伤心泪。
# 垂泪:留下眼泪。
北宋著名词人
晏几道(1038~1110),北宋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晚年家境中落。晏几道与晏殊在词史上被并称为“二晏”。其词长于小令,多追怀往事,凄楚沉挚,深婉秀逸。代表作品有《临江仙》《鹧鸪天》《阮郎归》等。著有《小山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是宋代晏几道所作的一首婉约词,也是一首伤别怀旧的词。作品以朦胧笔触与细腻情感,超越普通离别之作的范畴,不仅追忆往昔醉别西楼的欢情,更抒发了对美好情事易逝、当下孤怀难遣的慨叹,以及对未来重聚无期的怅惘,字里行间弥漫着低徊沉郁的悲凉心绪。
2. 写作手法
虚实相生:开篇“醉别西楼醒不记”虚实莫辨,既似追忆具体场景,又泛指前欢旧梦;上片后两句由虚入实,从往昔感慨转入眼前夜深难眠之景,增强情感层次。比喻:以“春梦”“秋云”比喻美好而短暂的情事,生动展现聚散无常,使抽象情感具象化。
3. 分段赏析
上片首句“醉别西楼醒不记”,以朦胧笔触开篇,将读者带入虚实交织的回忆迷雾。晏几道笔下的“醉别”,既可看作对某次特定宴饮离别场景的追忆,又仿佛是对往昔无数欢情的概括性回望,这种模糊的叙事边界,赋予词句含蓄深婉的韵味。紧承其后,“春梦秋云无觅处”,词人以春梦的旖旎短暂、秋云的缥缈易逝为喻,生动勾勒出美好情事如梦幻泡影般转瞬即逝的特质。“聚散真容易”一句着重强调“散”的怅惘,与首句“醉别”相呼应,不仅暗喻爱情的脆弱无常,更将人生聚散的感慨,延伸至往昔繁华生活的各个层面。末二句“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笔锋一转,将视角拉回当下。夜深时分,斜月低垂,词人却因往事萦绕辗转难眠。此时,画屏上吴山的青翠之色悠然展现,这静谧的画面与词人内心的波澜形成鲜明对照。一个“闲”字,以景衬情,看似写画屏之悠然,实则从侧面烘托出词人内心的烦闷与孤寂。下片“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词人聚焦于衣上酒渍与诗中字迹,这些曾是欢宴时光的印记,如今却成为触发伤感的媒介。昔日宴饮题诗的欢乐场景,与眼前孤身对旧迹的寂寥形成强烈反差,让潜藏的离愁别绪喷涌而出。至此,上片中“醒不记”的朦胧怅惘,终于在这些具体的回忆载体中找到了情感根源。词至结尾,“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达到情感高潮。词人移情于物,赋予红烛以人的情感,红烛虽怜悯词人的凄凉处境,却无力消解这份愁绪,只能在寒夜里空自垂泪。这一拟人化的描写,将词人的孤独哀伤推向极致,余韵悠长,令人回味无穷。
4. 作品点评
《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作为离别感忆词,超越单纯伤别范畴,以低徊沉郁之调,将往昔欢情易逝、当下孤怀难遣、未来重聚无期的慨叹融为一体,尽显悲凉。词中意象含蓄,意境深远,作者借拟人化红烛垂泪,巧妙映照自身别后心境,结构精巧新颖,情感真挚动人,集中体现了晏几道词作委婉深致、凄楚动人的艺术风格,堪称宋词婉约作品。
# 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
清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
# 如小山父子及德麟辈,用事亦未尝不轻,但有厚薄浓淡之分。后人一再过,不复留余味,而古人隽永不已。
清先著《词洁》
# 晏几道“醉别西楼醒不记”:如小山父子及德麟辈,用事亦未尝不轻,但有厚薄浓淡之分。后人一再过,不复留余味,而古人隽永不已。
清先著、程洪《词洁》卷二
# 一字一泪,一字一珠。
清陈廷焯《大雅集》卷一
# 此首写别情凄惋。一起写醒时景况,迷离怳恍,已撇去无限别时情事。“春梦”两句,叹人生聚散无常。一“真”字,见慨叹之深。“斜月”两句,自言怀人无眠,惟有空对画屏凝想。一“还”字,见无眠之久,“闲”字,见独处之寂。下片,“衣上”两句,从“醉别西楼”来,酒痕墨痕,是别时情态,今人去痕留,感伤曷极。“总是”二字,亦见感伤之甚,觉无物不凄凉也。“红烛”两句,用杜牧之“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诗。但“自怜”“空替”等字,皆能于空际传神。二晏并称,小晏精力尤胜,于此可见。
现代唐圭璋《唐宋词简释》
上一篇:宋·曹勋《当垆》
下一篇:宋·苏轼《稼说送张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