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知难而退”详细解释

知难而退[zhī nán ér tuì]朗读

褒贬中性 结构承接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古义:原指作战要见机而行,不要做实际上无法办到的事。

今义:后泛指因遇困难而退缩。

知:知道。
难:困难。
而:连接动词、形容词或词组、分句等。
退:退缩。

# 提示

用于遇到困难退缩不前时;含贬义。

# 例句

1、面对复杂的数学题目,小明尝试了几种解法后仍然毫无头绪,他知难而退,决定先去做其他题目。
2、尽管这个项目前景诱人,但考虑到技术难度和市场风险,公司决定知难而退,转而寻找更为稳妥的投资机会。

# 成语故事

春秋时,晋国和楚国争夺霸权,时时等待机会攻打对方,称雄诸侯。当时的郑国先是拒楚服晋的,但后来又同楚国讲和,晋国就派正副元帅荀林父、先轸和大夫士会等带兵以援助郑国为名,同楚国决战。晋军到了黄河边的时候,听说楚兵和郑国已经讲和,荀林父便想收兵回国,士会也同意荀林父的建议,说:“用兵要有隙可乘才会取得胜利。现在楚国对外没有招怨,内部也很安定团结,国家正在强盛,这是不能够打败的,不如退回去的好。”但先轸却反对说:“出兵本来就是要和敌人一决胜负,现在听说对手强大便要退兵,这不是大丈夫应该做的。”于是领了自己所带的兵首先渡过黄河,荀林父阻止不了他,也只好命令全军渡河,两军在邲地(今河南省郑县东)激烈交战,晋军终于大败。

# 近义词

如丘而止
望而却步
望而止步
听天由命

# 反义词

知难而进
迎难而上
知难而行
再接再厉

# 出处

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

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

# 引证

1、他本想,抓住老二,给老二两句极难听的话,自然,他希望,别人也就“知难而退”了。

现代老舍《四世同堂》四〇

2、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古之道也。

唐房玄龄等《晋书·钟雅传》

3、若以几不可失,敌不可纵,亦既渡江不能中止,便当乘虚取鄂,分兵四出,直造临安,疾雷不及掩耳,则宋亦可图。如其不可,知难而退,不失为金兀术也。

元郝经《班师议》

4、初欲冒进,一吐所怀,知难而退,忧则违之,今亦已矣。

宋朱熹《答尤延之书》

5、你看,这群贼要果然得着这位姑娘些底细,就此时认些晦气走了,倒也未尝不是知难而退。

近代文康《儿女英雄传》三一回

6、棋手应该无畏地在棋坛上给人打下来,而不能知难而退。

当代陈祖德《超越自我》二〇

7、军志曰:“允当则归。”又曰:“知难而退。”

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8、凡此不如敌人,避之勿疑。所谓见可而进,知难而退也。

战国吴起《吴子·料敌》

9、某不才多病之身……知难而退,弃官九载。

宋杨万里《答本路安抚张尚书》

10、谁知他们在河边测了测水位,却知难而退,倒转车身回去了。

当代刘白羽《战斗的幸福》

11、生称以知难而退为谦。夫无难而退,谦也;知难而退,宜也,非谦也。

唐皇甫湜《答李生第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