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君主蒙受耻辱时,作臣子的就应当效忠而死。指以死报效君王。
为人臣者,君忧臣劳,君辱臣死。
春秋《国语·越语下》
1、臣闻主忧臣劳,主辱臣死。昔者君王辱于会稽,所以不死,为此事也。今既以雪耻,臣请从会稽之诛。
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2、朕闻:主忧臣辱,主辱臣死。往者国家草创,太上皇以百姓之故,称臣于突厥,未尝不痛心疾首,志灭匈奴。
唐《大唐新语》
3、忠愤激发,肝胆轮囷,主辱臣死,臣敢爱身。
宋张孝祥《代诸父祭伯父文》
4、词勃然道:”主辱臣死,奈何不救?”
近代蔡东藩《五代史演义》五十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