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奇形怪状”详细解释

奇形怪状[qí xíng guài zhuàng]朗读

褒贬贬义 结构并列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形容事物的形状奇特,不同寻常。

奇:出人意料的;令人难测的。
形:样子。
怪:惊异,觉得奇怪。
状:形态。

# 例句

1、在这个神秘的洞穴里,到处都是奇形怪状的钟乳石和石笋,它们犹如大自然雕刻的艺术品,令人叹为观止。
2、市场上摆满了各种奇形怪状的水果,有的像星星,有的像月亮,让人不禁对大自然的创造力感到惊叹。

# 成语故事

在《晋书·温峤传》中,有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当时,晋朝的官员温峤来到武昌的牛渚矶,面对深不见底的水域,他听闻此地传说隐藏着诸多神秘莫测的怪物。出于好奇,他决定点燃犀牛角,照亮这片幽暗的水域。随着犀角发出的火光在水面上摇曳,原本沉寂的水下世界开始逐渐显露出其真实面目。温峤惊讶地发现,水中的生物形态各异,奇形怪状,有的甚至像人一般,穿着红衣,乘着马车在水底穿梭。当晚,温峤做了一个梦,梦中出现了一个面色阴沉的人,那人对他怒斥道:“你我人鬼殊途,你为何要用犀牛角照亮我的世界?”这个奇怪的梦境让温峤心中忐忑不安。不久后,温峤因牙痛需要拔牙,然而拔牙之后,他突然中风,不久便离世了。人们纷纷猜测,这或许是因为他触犯了某种灵界的禁忌,因此遭到了报应。随着时间的流逝,“奇形怪状”这个成语逐渐流传开来,用以形容那些奇特、怪异的事物或形状,也用来比喻稀奇古怪的各种模样。这个成语的背后,隐藏着一段关于好奇、禁忌与报应的古老传说。

# 近义词

殊形诡状
怪模怪样
妖形怪状
光怪陆离
奇形异状

# 反义词

司空见惯
不足为奇
屡见不鲜

# 同义异形

奇形异状

# 出处

至牛渚矶,水深不可测,世云其下多怪物,峤遂燃犀角而照之,须臾见水族覆火,奇形异状,或乘马车,著赤衣者。

唐房玄龄等《晋书·温峤传》

# 引证

1、柳金松见过不少奇形怪状的人,一见他,心里还是感到一阵发寒。

当代艾明之《火种》第九章

2、霞光辉映着朵朵的云片,辉映着终南山还没消雪的奇形怪状的巅峰。

现当代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一章

3、屋角边闪出百十个鬼使,或青或红,或有角或无角,都是獠牙露嘴,奇形怪状之相。

明周楫《西湖二集》卷二二

4、刑尊抬起头来,把四个后生一看,竟像一对父母所生,个个都是奇形怪状,莫说标致的没有,就要选个四体周全、五官不缺的,也不能勾。

清李渔《十二楼·夺锦楼》一回

5、水面有两三丈宽,离地不高,发出一泻千里的龙虎声威,打着桥下奇形怪状的石头,口沫喷的老远。

现代李健吾《雨中登泰山》

6、铁索千寻取得来,奇形怪状谁能识?

唐吴融《太湖石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