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取精用弘”详细解释

取精用弘[qǔ jīng yòng hóng]朗读

褒贬褒义 结构联合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选取的东西精当,可用的东西宏富。

古义:本指享用的东西又好又多。

今义:后泛指从大量的东西或材料之中选用最好的。

取:选取,择取。
精:精华,精粹。
用:使用,利用。
弘:广大,宏伟。

# 例句

1、在研究传统文化时,我们应该取精用弘,将古人的智慧与现代实践相结合,推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2、这位艺术家从古典音乐中取精用弘,创作出了既传统又富有现代感的音乐作品,深受观众喜爱。
3、在教育领域,我们应当取精用弘,将优秀的教育方法和理念引入到教学实践中,提高教育质量。

# 成语故事

这个成语“取精用弘”的起源可追溯到《左传·昭公七年》中描述的关于大夫伯友的故事: 在古时的郑国,有一位大夫伯有,他权势滔天,独断专行,令人畏惧。然而,他的暴行最终引来了灾难,被大臣子皙、公孙段等人联手杀害于羊肆。伯有虽死,但其恶名犹存,郑国人纷纷传言他死后化为厉鬼前来复仇。甚至有人梦中听到伯有扬言要在某一日杀死公孙段。这个谣言让公孙段终日惶恐不安,最终竟在传言中的那个日子离世。 此事一出,郑国人对伯有化为厉鬼的传闻深信不疑。每当有人离奇死去,总会有人声称见到了伯有的身影。于是,即使在阳光明媚的日子,只要有人高喊“伯有来了”,人们便会四散奔逃,场面十分混乱。 后来,郑国的子产出使晋国,晋国的中军佐赵景子见到子产后,嘲笑郑国的混乱状况,并询问子产:“伯有真的能化为鬼吗?”子产回答道:“人的神气称为魂魄,权势强大的人魂魄旺盛。伯有身为我国上卿,其家族三代执掌朝政,享有的权势和财富都极为丰厚。他遭此横祸而死,能化为鬼,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这就是成语“取精用弘”的由来。原本指的是做官掌权日久,所享用的东西既多又精。如今,这个成语多用来比喻从丰富的材料中提取精华,并加以充分利用。有时也写作“取精用宏”。

# 近义词

披沙拣金
沙里淘金
取精用宏

# 同义异形

取精用宏

# 出处

蕞尔国,而三世执其政柄,其用物也弘矣,其取精也多矣。

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七年》

# 引证

1、先生取精用弘,迹半天下,虽升俊圜桥,眼空流辈,观其所作,非公孙开阁,则王粲登楼,所谓气凌湖海之豪句,得江山之助者矣。

明陶汝鼐《梅山令叶扶干壮游吟序》

2、兰台是皇家藏书之处,他取精用弘,比家中自然更好。

现代朱自清《经典常谈·〈史记〉〈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