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因人热[bù yīn rén rè]
褒贬中性
结构述补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古义:原指不靠别人的热灶做饭。比喻不仰赖别人的力量而靠自己。
今义:后用来比喻性格孤高,不仰赖别人。
不: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
因:依靠。
人:别人,他人。
热:灶里的炭火,借指力量。
# 例句
1、在工作中,我始终坚持不因人热,不因为别人的评价或偏见而影响自己的判断和决策。
# 成语故事
东汉的文学家梁鸿为人孤傲,清贫自守。他和妻子孟光一起隐居在吴地,给别人当佣工。由于生活困难,还常常寄居在别人家里。有一次,梁鸿夫妇寄住在当地人家里,这家人做完饭后,见梁鸿还没有生火做饭,就关心地对他说:“我的饭已经做好了,灶里的火还燃着,趁着余火,你接着做饭吧。”梁鸿听后,就像受了羞辱一样,严肃地说:“你的好意,我们心里是知道的,但一个人处世怎么能利用别人的余火来加自己的热呢?”说完,他灭掉灶中的火,再重新生火做饭。
# 出处
(鸿)常独坐止,不与人同食。比舍先炊已,呼鸿及热釜炊。鸿曰:“童子鸿,不因人热者也。”灭灶更燃火。
东汉班固等《东观汉记·梁鸿传》
# 引证
1、平生性不因人热,任尔乘权气郁蒸。
清赵翼《戏咏火判官》
2、皆能独往独来,不因人热。
清谭嗣同《论艺》
3、陈大章伯鸾本不因人热,中散从知与世疏。生来自洁,更小池乍晓,风韵都绝。独立污泥,爱惜芳心,艳极不因人热。
清陈大章《次韵姜西溟秋日杂感》
4、生来自洁,更小池乍晓,风韵都绝。独立污泥,爱惜芳心,艳极不因人热。
清吴荣光《绿意·题画小沼白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