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持平之论”详细解释

持平之论[chí píng zhī lùn]朗读

褒贬褒义 结构偏正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指公平的议论;调和折中的言论。即不偏不倚的言论。

持平:主持公道,没有偏向。
之: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
论:分析和说明事理。

# 例句

1、新闻报道中,记者采用了持平之论,既报道了事件的正面影响,也指出了潜在的负面问题。
2、评委在点评时,给出了持平之论,既肯定了选手的优点,也指出了可以改进之处。

# 成语故事

这是说的汉代杜延年的事。汉昭帝时, 大将军霍光主持朝政,杜延年是霍光的得力助手。两人配合得很好, 霍光持刑罚严, 延年辅之以宽。有这么一件事: 桑弘羊与燕王谋叛事发, 他的儿子桑迁就逃走了, 逃到了他父亲老朋友侯史吴家里。后来桑迁被捕, 侯史吴怎么处治呢? 有人说, 桑迁是坐父谋反而不是自反, 侯史吴应免罪, 有人说, 桑迁知父谋反而不谏争, 和谋反者差不多, 侯史吴应治罪。其中丞相车千秋不通过霍光就召集许多官员议论侯史吴应得何罪, 这可惹霍光生气了。大家都说, 这下丞相要倒霉了。杜延年对霍光说: 丞相是汉朝老臣, 不能处以重刑, 否则你会失名于天下的。霍光听了杜延年的意见, 没有处治车千秋。从这件事, 大家都说杜延年是能主持公道的。

# 近义词

一视同仁
公正无私
不偏不倚

# 反义词

门户之见
先入为主
一面之词
指鹿为马

# 出处

使人主执正持平,如从绳准高下,则群臣以邪来者,犹以卵投石,以火投水。

西汉刘安等《淮南子·主术训》

# 引证

1、先师刘文正公曰:“神仙必有,然必非今之卖药道士;佛菩萨必有,然必非今之说法禅僧。”斯其持平之论矣。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

2、此乃做书人持平之论;若是一概抹杀,便不成为恕道了。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四回

3、对于南社,我觉得二十年来的评坛上,很少有持平之论。

现当代曹聚仁《南社·新南社》

4、延年论议持平。

东汉班固等《汉书·杜延年传》

5、此盖伏遇判部侍郎以独见之明,持甚平之论。

宋陈亮《陈亮集·一八·谢郑侍郎启》

6、此能体天理人欲者也。此语亦似持平之论,如何?

《朱子语类·易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