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推己及人”详细解释

推己及人[tuī jǐ jí rén]朗读

褒贬褒义 结构偏正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用自己的心思来推想别人的心思。指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比喻:比喻设身处地体谅别人,用对待自己的态度来对待别人。

推:推想。
己:自己。
及:至;到。
人:别人;他们。

# 例句

1、在教育孩子时,父母应该学会推己及人,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2、作为一名优秀的领导者,她懂得推己及人的道理,经常从员工的角度出发,考虑他们的需求和困难,从而营造出和谐的工作氛围。

# 成语故事

这个成语“推己及人”源自《论语·卫灵公》中孔子的教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传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即我们不应将自己不喜欢或不愿承受的事情强加给他人。在晋代,傅玄对孔子的这一思想进行了深化和拓展。他认为,除了避免给他人带来不愿承受的痛苦外,我们还应该积极地将自己的善意和愿望推广至他人。这意味着,我们不仅要自己做到孝顺父母、家庭和睦、免受饥寒之苦,还应该努力引导并帮助他人也实现这些美好的品质和生活状态。当我们能够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的需求和感受,用我们的心思去推想他人的心思时,我们才能真正践行“仁恕之道”。这个成语“推己及人”便是对这种思想的精炼表达,并一直流传至今,成为我们处理人际关系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准则。

# 近义词

将心比心
能近取譬
设身处地
以己度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反义词

损人利己
强人所难
强加于人
诿过于人

# 同义异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出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战国孔子及其弟子《论语·卫灵公》

# 引证

1、推己所欲,以及天下。

晋傅玄《傅子·卷一·仁论》

2、尽己之心为忠,推己及人为恕。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3、不知讲信修睦,不能推己及人,此讼之所以日繁而莫可止也。

明海瑞《兴革条例·刑属·词讼》

4、他说为人要有点真性情,要有同情心,能够推己及人。

现代朱自清《经典常谈·诸子》

5、以推己及人为门户,以书策吟咏为园囿。

清张惠言《承拙斋家传》

6、伏惟太皇太后陛下,推己及人,使臣以礼,深念早衰之质,许以中昊之休,顾惟民事之至艰,盖有日入而后息。

宋苏辙《谢入伏早出状》

7、尽己之谓忠,推己及人之谓恕。忠恕既尽,己私乃克,此理所在,斯能贯通,故忠恕者,所以能一以贯之者也。

清顾炎武《日知录·忠恕》

8、学者之于忠恕,未免参校彼已,推已及人,则宜其未能诚一于天,安得与圣人之忠恕者同日而语也。

宋朱熹《朱文公文集·三七·与范直阁书》

9、试比较论之,恋在乎能人我两忘,仁在乎能推己及人,喜则在乎以人徇己。

近现代俞平伯《析“爱”》

10、学者之于忠恕,未免参校彼己,推己及人则宜。

宋朱熹《与范直阁书》

11、奴才们却一定是愚人,他不能“推己及人”,更不能推想一下,就“感同身受”。

现代鲁迅《南腔北调集·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