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形容两者轻重相当,丝毫不差。
今义:后形容两方面轻重相当或优劣相等。
挈轻重,不失铢两。
汉刘安《淮南子·齐俗训》
1、梁同考坐吏书之左,去官三百余员,铢两悉称,士林服之,此皆破格之异命也。
明周晖《金陵琐事·尚书异命》
2、如良医之治疾,大匠之程材,所为条理井然,铢两悉称。
清陈炽《〈盛世危言〉序》
3、律诗对偶,固须铢两悉称,然必看了上句,使人想不出下句,方见变化不测。”
清王应奎《柳南随笔》二
4、倘要保存上文,则将末两句改为“警察队空枪亦一齐发声,乡民始后退”,这才铢两悉称,和军警都毫无关系。
现代鲁迅《伪自由书·不通两种》
5、朱子竭一生之精神,以作集注,精微洞彻,铢两悉称。
清蔡世远《四书朱子全义序》
6、凡此等评衡论断之处,俱持平入妙,铢两悉称,良无闲然。
现当代俞平伯《重印〈人间词话〉序》
7、我们若要剥头发一样的做去,也还能将这种真实性再分为几等;但这种剖析,极难“铢两悉称”,非我的力量所能及。
现代朱自清《文艺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