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而只根据自己的需要孤立地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古义:原指截取《诗经》中的某一诗篇的某一章加以引用,以表达己意,而不顾整个诗篇的原意。
今义:后用来泛指孤立地摘取文章、谈话中的一段或一句,只取自己所需要的意思,而不顾全文或原意。
寻诗人拟喻,虽断章取义,然章句在篇,如茧之抽丝,原始要终,体必鳞次。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章句》
1、记者引之,断章取义。
唐孔颖达《毛诗正义》
2、他的著作被人断章取义、用来打人,他的名字给新出现的“战友”、“知己”们作为装饰品。
现代巴金《随想录》七十二
3、断章取意,唯须得情,若不惬当,罪有科罚。
现代唐张鷟《游仙窟》
4、《诗》之为用甚广。范宣讨贰,爰赋《摽梅》;宗国无鸠,乃歌《圻父》:断章取义,原无达诂也。
清沈德潜《〈古诗源〉例言》
5、南周犹以为深远也,请为别字以自勖。余为之字曰“咨询”,取《诗》“周爰咨询”,亦断章取义。
明解缙《刘南周别字说》
6、碰巧他这位老贤甥听话也只听一半,竟是断章取义,听了老母舅临终的说话,以为是老母舅保举他堂舅爷接他的手,所以才会夸奖他能干。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五九回
7、无意中,这“结婚”二字,又断章取义的为那尖耳朵老战马听去,他以为一切事果不出其所料,他相信这预兆,也非常相信这未来的事情。
现代沈从文《灯》
8、几、机二字无异义,举易一句者,特断章取义以解上文。
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卷九四
9、须明其章句,大约知此段本言何事,方可理会。观今人之用其语者,皆是断章取义,难以商榷。
宋陆九渊《(宋)陆九渊集·六·与傅圣谟(其三)》
10、愚生俗儒,不识精意之所在,往往断章取义,藉逞刀风。
清刘坤一《(清)刘坤一遗集·书牍一二·40·复赵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