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跳到井里去救人。
比喻:比喻做好事不讲方式、不顾后果,于人无益反而危及自身。
古义:原来比喻徒然危害自己而对别人并没有好处的行为。
今义:现多指冒极大的危险去拯救别人。
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人)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春秋孔子及其弟子等《论语·雍也》
1、那岸上看的人,虽然有救捞之念,只是风水利害,谁肯从井救人。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刘小官雌雄兄弟》
2、昔华盛顿拯一溺儿,跃入湍水,盖所谓从井救人者。
近代章炳麟《革命道德说》
3、须要通融长算,既不可抱一膜之见以自封,而亦岂可为从井救人之术以自愚。
明刘宗周《与王雪肝》
4、即使草木有灵,亦决不肯自戕其生,从井救人。
清李汝珍《镜花缘》七一回
5、陶始而惊愕,继而沉思默想,终乃平静,谓之曰:“此乃从井救人,她将来不会幸福,你也不会幸福,……”没有说完,她就跑走了。
现代茅盾《书简·致夏衍》
6、身忧天下原非分,贵出他人岂自赍;从井救人堪一笑,儿孙方抱饭箩啼。
清赵翼《瓯北诗钞·七言律七·岁暮荒景益甚,偕诸绅士设局赈,即事感赋》
7、仙斩蛇夺刘,刘已死。以仙丹医之,刘咽喉紧闭,丹不能入。仙弃之不忍,四顾无人,因接吻以津送之。闻有人笑曰:“可谓从井救人矣。”
清解鉴《益智录·许翠娥》
8、[末]圆老一段好意,也还不可激烈。[生]我虽至愚,亦不肯从井救人。
清孔尚任《桃花扇·七·却奁》